當前閱讀:“兩翼”“三圈”共發展 京畿大地展新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北京持續增強與天津、河北的協同聯動——

“兩翼”“三圈”共發展 京畿大地展新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本報記者 賀 勇

2023年03月27日10:4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兩翼”“三圈”共發展 京畿大地展新顏(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並全面系統闡述了其重大意義、推進思路和重點任務。

9年多來,北京市牢記總書記的囑托,堅持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深入落實新版城市總體規劃,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充分發揮“一核”的輻射作用,持續增強與天津、河北的協同聯動,推動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兩翼”齊飛,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向縱深推進,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機勃勃。

抓住“牛鼻子”,城市發展方式深刻轉型

現代感十足的玻璃幕牆和古銅色的格柵在陽光下交相輝映,超大的採光中庭從一層貫穿至七層,帶來良好的通風和充足的陽光……2022年底,位於豐台區南三環附近的南中軸國際文化科技園(一期)正式開園,昔日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實現華麗轉身,變成科技園區。

作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標志性項目,曾是北京乃至華北最大服裝批發交易中心的大紅門服裝商貿城升級改造后,園區一期已引進50余家高精尖企業。“園區二期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推動工程建設,預計今年全部開放。通過3至5年的培育,園區將集聚超過150家企業,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園區負責人閆福介紹。

牢牢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京城市發展方式發生了深刻轉型,實現從聚集資源求增長到疏解功能謀發展的重大轉變。

嚴守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持續動態調整新增產業禁限目錄,累計不予辦理新設立或變更登記業務超2.44萬件……北京成為全國第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型城市: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業近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個,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20平方公裡,核心區人口、建筑、商業、旅游“四個密度”明顯下降。

減量為提質換來更大空間。2022年,全市科技、商務、文化、信息等高精尖產業新設經營主體佔比達65.6%﹔通過強化創新引領,形成2個萬億級、5個千億級高精尖產業集群,數字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2%左右。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從2012年的1.9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超4.1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全員勞動生產率、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始終保持各省區市最優水平。

減量為人居環境改善帶來更多可能。北京利用拆違騰退土地實施留白增綠近9000公頃,補建便民商業網點6285個,發展1168個老年餐桌,“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悄然成形。

堅持高標准高質量,新“兩翼”呈現新面貌

碧波蕩漾的大運河東岸,亞洲最大的地下交通樞紐——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正在加緊施工。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副中心未來的交通中心、首都北京新門戶,1小時直達河北雄安新區

“工程全部位於地下,採用逆作法工藝,鋼管柱單件重量最高達91噸,最大直徑達1.6米,鋼柱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千分之一。”中鐵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站項目負責人孟嘯介紹副中心站建設的“苛刻”要求。

“以最先進的理念、最高的標准、最好的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中這樣表述。作為北京新“兩翼”中的一翼,城市副中心呈現熱火朝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體現了首善標准、首創精神。

牢牢把握綠色發展這個最鮮明的特色,北京城市副中心高標准打造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從高處俯瞰,北京城市副中心被蜿蜒的河流、蒼翠的林帶簇擁環繞,“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畫卷美不勝收。

“城市綠心”三大建筑——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工程拔地而起,東六環入地改造西線隧道首段貫通,環球主題公園開園迎客……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每年均保持千億元以上投資規模,科技創新、行政辦公、商務服務、文化旅游等主導功能蓬勃發展,一個嶄新的城市副中心,正由藍圖變為現實。

作為北京新“兩翼”中的另外一翼,雄安新區建設全面提速。成千上萬名建設者匯聚在這片熱土上,為“未來之城”貢獻力量、添磚加瓦。北京全方位對接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推動部分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合作。

在雄安新區啟動區東北部,雄安宣武醫院一期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項目主體已經完工,正處於內部精裝修和機電安裝階段,預計今年9月底向雄安新區移交。”北京建工集團項目經理趙育華介紹。

為推動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雄安延伸,北京以“交鑰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區建設3所學校、1所綜合醫院。目前,幼兒園、小學、中學3所學校項目已全部建成交付。此外,北京40余所學校、5所醫療衛生機構對接支持雄安新區相關機構。17家市管國企在雄安新區投資項目達100余個。

“三圈”聯動,建設現代化首都都市圈

春日碧空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宛如鳳凰,熠熠生輝。

大興機場運營后,依托“五縱兩橫”的路網配置有效連接起北京市區,河北雄安新區,河北廊坊、霸州等環京區域和天津武清、寶坻等區域。從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抵達大興機場最快僅需19分鐘。

圍繞打造“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大興機場臨空區積極打造國際人才發展、世界領先IP、創新產業突破、高水平開放、制度創新五個高地。京冀兩地臨空區實現同頻共振、聯動發展,共同編制城市規劃和產業規劃,共同完成全國目前唯一跨省級綜保區封關驗收。一年多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綜合保稅區朝著在全國率先打造“一個系統、一次理貨、一次查驗、一次提離”的區港一體化通關模式,在服務和帶動京冀及周邊地區外向型經濟發展上發揮重要的引擎作用。

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是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的重要工作。“我們積極引導適宜產業向河北廊坊三河、大廠、香河三縣市布局,舉辦2022年北京通州與河北廊坊北三縣項目推介洽談會,簽約項目37個,意向投資額280億元,2019年以來累計簽約項目160余個、意向投資額1080億元。”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與此同時,北京持續提升“區域通辦”服務能力,北三縣317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在通州區窗口辦理,2022年為北三縣群眾提供跨區域事項服務6000余件。通州區33所學校與北三縣51所學校建立合作關系,潞河醫院、通州區婦幼保健院、東直門醫院通州院區等與北三縣醫療機構組建醫聯體,協同發展紅利不斷釋放。

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京津冀三地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優化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布局。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已簽約北京項目465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注冊企業累計超過4000家。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設立分支機構累計達95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同成交額累計超2100億元。

經過近幾年的協同發展,由“通勤圈”“功能圈”“產業圈”組成的現代化首都都市圈邁出實質性步伐。未來,北京將不斷推動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

(責編:王紅、劉師豪)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