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首演 講述雄安故事奏響時代之音

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首演 講述雄安故事奏響時代之音

2022年07月02日10:36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講述雄安故事 奏響時代之音

7月1日晚,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演藝集團主辦,河北省歌舞劇院演藝有限公司組織創排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在河北省藝術中心精彩首演。 河北日報通訊員王建攝

7月1日晚,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演藝集團主辦,河北省歌舞劇院演藝有限公司組織創排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在河北省藝術中心精彩首演。 河北日報通訊員王建攝

舞台背景屏幕上,雄安高鐵站拔地而起、白洋澱水天相接的畫面映入眼帘。伴隨著畫面,舒緩悠揚、充滿生機的序曲《千年》響徹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7月1日晚,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演藝集團主辦,河北省歌舞劇院演藝有限公司組織創排的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在這裡精彩首演。藝術家們用宏大的音樂畫卷,帶領現場觀眾追溯雄安悠久歷史,領略新區時代風貌,暢想未來美好願景。

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立足河北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聚焦雄安新區建設的火熱實踐,用民族音樂的形式生動講述“未來之城”建設的動人場景,謳歌雄安新區建設者們拼搏進取、追夢圓夢的奮斗精神,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演出特邀青年作曲家、浙江音樂學院副教授王雲飛擔任作曲,國家一級指揮、山東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團長馬海龍執棒指揮。還特別邀請青年二胡演奏家張詠音、青年笙演奏家申玉晶、古箏演奏家董靜怡,以及山東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的21位優秀演奏家傾情演出。

鼓點鏗鏘,似戰馬奔騰﹔編鐘回響,展雅樂風韻。大型民族管弦樂《雄安》由《風雅燕趙》《紅色隨想》《未來之城》三個篇章組成。第一篇章《風雅燕趙》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基點,追尋雄安歷史印記,包括打擊樂與樂隊《鼓動雄州》、民族管弦樂《樂縈安州》。作品融入了極具河北地域特色的“圈頭音樂會”古樂元素,再現這一古老的民間音樂形式,還原雄安淳朴民風與鄉情。

“天當被,地當床,蘆葦是屏障。咱是人民的子弟兵,打敗敵人保家鄉。”當舞台上全體演奏員在二胡的引領下一邊演奏《雁翎》,一邊情緒飽滿地唱響這首抗戰時期流傳在白洋澱的歌謠時,舞台下觀眾的熱情也被點燃,掌聲和著樂曲聲、歌聲回蕩在音樂廳內。在第二篇章《紅色隨想》部分,二胡與樂隊《雁翎》、竹笛與樂隊《嘎子》生動刻畫出白洋澱“水上飛將軍”雁翎隊與小兵張嘎的藝術形象,讓觀眾在音樂中追尋雄安紅色記憶,感悟偉大革命精神。

塔吊林立,工地繁忙,澱水蕩漾,綠樹蔥蘢。伴隨著舞台大屏幕上雄安新區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民族管弦樂《青綠畫卷》以“澱”和“林”為描繪對象,用動人的旋律勾勒出雄安新區清新秀麗、美好祥和的生態畫卷——笙群與樂隊《塔海》以“塔吊林立”的城市影像為對象,古箏與樂隊《碧蓮》以別致的視角描摹雄安高鐵站,奏響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篇章。終章《未來之城》讓觀眾對雄安新區的美好未來心懷無限憧憬。

“創作之初,我們曾多次到雄安新區進行採風,深入了解那裡厚重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當我看到新區當下火熱的建設場景時,感覺特別震撼。正是有了深入立體的全方位了解,才有了創作的沖動和整體構思,也傾注了很多情感。”王雲飛介紹,作品從音樂角度進行了精心設計,整台演出的音樂變化起伏豐富。除了3首民族管弦樂之外,還安排了獨奏和樂隊的形式,以展現不同獨奏樂器與樂隊之間豐富的表現力。

雖然是首次同台合作,但山東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與河北省歌舞劇院民族樂團合作默契流暢,他們用一場沉浸式視聽盛宴,盡展民樂的獨特魅力。本場演出指揮馬海龍認為,正是有了兩個團的共同努力,才能把作曲家創作的優秀作品呈現在舞台上,讓觀眾欣賞到高質量的音樂。

“這是我們首次用民族管弦樂的形式表現雄安新區建設題材。在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深入挖掘河北紅色基因,聆聽雄安新區的時代之聲。另外,作品在民族管弦樂形式創新方面進行了探索。”河北省歌舞劇院演藝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羅洪亮介紹,作品中涵蓋打擊樂、管弦樂、竹笛、二胡、笙、古箏等多種民族樂器,能夠帶領觀眾在管弦的交響與變奏中獲得緩急有致、情感迸發的審美體驗,同時也將引導當下民樂創作者發掘民族管弦樂與華夏精神的多種結合形式。該作品是河北省創新民族音樂創作的有益嘗試,是打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新時代優秀文藝作品的具體實踐。(河北日報記者 曹錚)

(責編:王紅、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