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全息感知無憂駕駛 來雄安新區感受“聰明的車、智慧的路”

全息感知無憂駕駛 來雄安新區感受“聰明的車、智慧的路”

2020年06月05日17:04  來源:人民雄安網

人民網雄安6月5日電 (張婭喃)在雄安,未來出行的場景會是怎樣?自動駕駛、無感通行、綠色智能……今日上午,記者參加了在雄安市民服務中心舉辦的雄安新區綠色智能交通先行示范區車路協同體驗活動,感受雄安新區“聰明的車,智慧的路”。當天,雄安新區首席信息官張強還透露了新區下一步綠色智能交通建設主要工作計劃。

活動現場。張婭喃攝

活動圍繞交通信息智能感知、交通信息終端可視、車輛運營智能管理、CEC調度管理等車路協同技術,讓參與者體驗精准識別-無感通行、盲區檢測-全息感知、車車互通-無憂駕駛、緊急停車-安全避讓、超前感知-車速引導、綠波通行-一路暢通、智慧路口-安全通行等7類場景。雄安智能城市創新聯合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項目完全建成后將具備封閉道路+園區道路+開放道路的20余種類型測試環境,為網聯環境下的自動駕駛、輔助駕駛車輛測試和運營管理提供基礎環境,逐步實現智能接駁、智能物流、智能環衛等多種運行場景。

自動駕駛車輛展示。張婭喃攝

打造綠色智能交通系統是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和《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提出,雄安新區起步區綠色交通出行比例要達到9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80%。2018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與雄安新區簽訂合作協議,支持雄安開展車聯網和智能交通示范應用工作。2019年,交通運輸部將雄安列入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為落實規劃要求和試點任務,雄安新區發揮傳統基礎設施和信息基礎設施同步建設的“雙基建”優勢,基於全域覆蓋的終端感知體系,匯聚為塊數據平台的跨部門、跨業務交通數據資源塊,依托雲計算中心、城市級物聯網和視頻一張網,打造實時感知、瞬時響應、智能決策的交通管理體系,實現人、車、路信息的實時共享和智能決策,適應不同場景的高品質出行服務,全面支撐新區構建智能高效交通網及90/80目標(即綠色交通出行比例達到90%、公共交通出行比例達到80%)的實現。

據張強介紹,雄安新區綠色智能交通先行示范區項目(以下簡稱“示范區”)涵蓋了P1停車場至雄安市民服務中心方圓1.2平方公裡。初期建設包括道路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車聯網聯化、車路協同雲平台建設,最終實現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相互映射,連接車與車、車與路、車與各服務機構,促進人車路運行按需響應、動態優化。

“示范區將建技術研發平台、實驗示范平台和產業發展培育基地,以‘車路協同’為特點,推動‘聰明的車、智慧的路’的發展,為雄安新區智能城市交通建設形成示范,支持智能交通領域相關企業在技術、產品和服務方面的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張強說,目前,示范區已完成備案、施工組織設計審核、圖紙審定,已經完成路側設備、車輛設備採購及部分設備安裝,搭建了多種場景。

張強表示,下一步,雄安新區將繼續完善基礎通用類、技術類、測試評價類、服務規范類和安全認証類標准的研究制定,推動車聯網及智能交通的測試驗証和推廣應用﹔推進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和建設,通信網絡設施、道路交通基礎設施的集約部署和共建共享,支持構建集感知、通信、計算等能力為一體的智能基礎設施環境﹔出台新技術、新產品的支撐政策,針對智能網聯汽車復雜環境感知、新型電子電氣架構、車輛平台線控等核心技術,網聯RSU、OBU等設備,出台專門支持政策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創新和規模化發展﹔支持在雄安建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協同創新中心,促進車路協同多類產業形態和新興技術公司在雄安的集聚,構建以雲計算、高速通信網絡、道路智能化設施、智能運載工具為主要特點的車路網雲協同全產業鏈生態。

由中國聯通打造的沉浸式體驗車。張婭喃攝

此次活動由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雄安新區智能城市創新聯合會主辦,中交建、國網雄安新區供電公司、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移動、啟迪雲控等企業參與雄安新區綠色智能交通先行示范區建設。 

(責編:李兆民、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