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污水不再直排入澱

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污水不再直排入澱

2020年01月17日09:5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協同發力守護美好家園

“一望湖天接杳茫,蒹葭楊柳郁蒼蒼。”這樣的美景有望重現白洋澱。據報道,雄安新區白洋澱78個澱中及澱邊村的污水、垃圾、廁所等環境問題治理已初見成效,污水不再直排入澱。

作為華北平原最大淡水濕地系統,白洋澱素有“華北明珠”之稱,自古就以物產豐富、風景秀麗聞名。然而,隨著地下水超採,周邊城鎮工業興起,生活污水直排、垃圾和塑料袋亂扔等,白洋澱一度陷入干澱和污染的惡性循環,失去往昔風採,“靠水吃水”的老百姓也面臨失去經濟來源的威脅。痛定思痛,生態決不能成為新區未來發展的羈絆,環境治理問題亟待破解。

守護賴以生存的家園要有危機意識,也有賴於協同破題。兩年前,白洋澱生態修復作為主要任務寫入《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治理隨后開始,一批來自北京的專家走進白洋澱各個村落,以“北京經驗”為擦亮“華北明珠”再添力量。無論是攜手當地群眾定目標、提方案,還是實踐“環保設施誰來建設誰來管理”,一項項難題在協同思維下被逐步解決。“咱們村現在,污水入管道,垃圾有人掃,公廁也干淨,就連霧霾都少了。”當地老百姓切身體會,無疑是最亮眼的成績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京津冀同在一片藍天下,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各項事業發展支撐點,事關三地人民切身福祉。近幾年來,從治理高污工廠到恢復永定河,從打響藍天保衛戰到區域聯動防控污染,京津冀協同生態治理成果頗豐。當然,環境治理非朝夕之功,要持之以恆,更要講究方法。以白洋澱周邊為例,相較於整個京津冀,其雖面積不大,但村村情況各不相同。根據地理條件等制約因素,本著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才初步實現了污水治理。這也在提醒我們,力量統籌,也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實現水清岸綠,需要久久為功,更需要精細治理,相關部門不妨多到實地走走看看,靈活運用三地經驗,精准施策。

守護家園,事在人為﹔破解難題,協同助力。期待三地繼續攜手共進,讓白洋澱重綻華彩,讓藍天碧水成為京畿大地最亮麗的底色。(鄭宇飛)

(責編:張婭喃、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