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阅读:北京新“两翼”,为何选中雄安和通州?它们为何是“千年大计”?

北京新“两翼”,为何选中雄安和通州?它们为何是“千年大计”?

2021年05月26日09:53  来源:上观新闻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不能说“捡到筐里都是菜”,一体化发展不能仅仅是空间转移,要借此机会转型升级、更新换代。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过去的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上处于谋思路、打基础、寻突破的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入到滚石上山、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需要下更大气力推进工作。

——习近平

2019年1月18日

从天安门向东,沿京通快速路车行20余分钟,在通燕高速的右侧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古塔。塔影下方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远眺河畔的北京市通州区,一幢幢新建楼宇已拔地而起;更远处,一片绿意掩映下楼宇林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此时若向西南方向疾行百余公里,京津保腹地,碧波荡漾的白洋淀之畔,也是一片生机勃发。南北向的“津海大街”、东西向的“保静线”上,运送各类建设物资的卡车从早到晚穿梭不停。在南侧,被称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初露峥嵘。在这片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每天有17万多名建设者挥汗如雨,120多项重点建设项目不断推进……

在京津冀一体化大格局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构成了“两翼”。两者既承担了“一核”——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作用,又被寄予了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短板,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未来希冀。

关键子落

在前门东侧的北京规划展览馆里,一张“京津冀区域空间格局示意图”如同一个棋盘,展现了京津冀区位地理格局上的一颗颗关键棋子。在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为中心不同半径的大圆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分别居于50公里半径圈和150公里半径圈内,由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区画出的两条线,将两者紧紧牵住。左侧的文字说明称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比翼齐飞”。

北京的“两翼”,为什么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地理位置或许能给出一部分答案。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规划范围155平方公里,加上拓展区覆盖通州全区约906平方公里。通州是北京的东大门,千年漕运曾造就了通州的昔日辉煌。历史上,北京城的发展和通州城的发展密切关联。通州距离天安门广场约20公里,在北京的远郊区县中,通州距离中心城区最近。通州东南侧和东侧,紧挨着天津的宝坻和武清,以及河北的“北三县”,从地图上看犹如一个缩小版的京津冀。相比北京其他与津、冀也有接壤的区而言,通州的辐射度更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介绍,“十四五”时期,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在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上取得更大进展,更好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另一翼——覆盖雄县、容城、安新三县的雄安新区——位于北京、天津、保定三地的中心位置,100公里的距离在北京的可辐射范围内,京雄高铁50分钟即可抵达。雄安“落子”后,恰好将京津和石家庄、邢台、邯郸的南线连了起来,将形成一个新的增长极。

地理上的优势,只能解释它们为何中选“两翼”。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究竟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认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能零零碎碎地疏解,“只靠零敲碎打的方式,疏解出来的资源只会流向那些已经有较好配套的地区,如果不能整合起来在京津冀地区发挥作用,那么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因而,北京内的通州和北京外的雄安这两者都是集中性的解决方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载地,但两者又有着不同的使命。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会,记者观看了一段专题片。专题片开头言简意赅:“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作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载地,构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结合的新格局。”

俞建拖作了一个简化的表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京”和“都”的分离,北京的归北京,首都的归首都。不过,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能只疏解到通州去,通州毕竟还在北京城内,本身的承载量有限;并且,只疏解到通州,解决不了京津冀发展中存在的巨大差距。而若疏解到河北,“河北与北京天津之间存在悬崖效应,发展差距太大,京津疏解的优质资源,河北一下子接不住,起不到协同效果”,在北京的优质资源和要素向河北疏解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接得住的平台作为缓冲,进而再去辐射周边。俞建拖说,作为以高规格高标准建设打造的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平台,雄安有一个显著优势,“它没有历史包袱,建一个新城不需要像改造老城那样付出巨大的代价”。

两处关键子落,京津冀协同发展满盘皆活。

蓝绿底色

通州的运河东大街上,最醒目的建筑是2019年1月起启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往西不远处,是一处正在打围施工的工地。这里就是未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这座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和地铁“四网融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将实现15分钟直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35分钟直达大兴国际机场、40分钟直达天津和唐山、1个小时到达雄安新区。交通枢纽建设只是一个缩影,胡九龙说,自2016年以来,副中心持续每年投资近1000亿元,“城市框架已经拉开了”。

而在雄安新区,繁忙的建设场景更见证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区北侧,主要承接配套设施的容东片区已初具规模;西侧,90万平方米的商务服务中心正在加紧施工;最中央的黑色挑檐建筑会展中心也已开始内部装修。容东片区往南,是“北城、中苑、南淀”的雄安新区起步区。就在不久前的3月底,38平方公里的启动区内,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工。

若以为看过这些在建工程,就读懂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那就错了。既然是“千年大计”,其城市规划必然是“引领式”的。

以雄安新区为例,它的规划和建设,融合了很多创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实践,承载了我们对未来城市、美好城市的想象和期待。俞建拖说:“从单个城市看,雄安不是走过去城市发展的路径,不是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形成人口和经济活动聚集,形成产业和细化分工,等社会和环境问题突出了再去找新的解决方案,而是从一个新的起点和高度去整体地发展。但是,雄安的规划和建设又是中国长期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的产物,不能脱离这个历史的逻辑,是对既有问题的回应。”

寻访中,“两翼”共有的一个鲜明特征,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有着共同的“蓝绿底色”,这也是对新城建设的生动注解。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目标之一是一个“没有‘城市病’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现代化城区”,蓝绿交织、低碳高效、自然生态是其城市特性。蓝,即指北运河。经过治理后的运河已鱼鸟栖息,副中心段2019年已实现旅游通航。将来,大运河将贯穿京津冀,再次赋予副中心灵动之感。绿,即指绿色森林。在北京市政府南侧大运河对岸,是2020年9月29日开园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规划面积11.2平方公里。城市绿心内,歌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工程正在稳步推进。放眼整个副中心,30多万亩绿化造林构成环副中心公园带……到2035年,生态空间面积将达到城市副中心面积的40%。

而在雄安新区,代表蓝的白洋淀生态修复和代表绿的千年秀林,也同样构成新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雄安新区规划展示馆的介绍中,一组数据让人惊讶不已:蓝绿空间占比70%,全域森林覆盖率达40%,白洋淀面积将恢复至360平方公里。

在白洋淀西南侧的入淀河孝义河河口,2.11平方公里由退耕还淀而来的新建湿地,正负责将孝义河上游下来的每天20万吨劣五类污水处理尾水予以净化。214个巨大方格组成的“潜流湿地”内,物理装置和水生植物构成立体过滤系统,将冒着泡的浑水逐步过滤成清水,再流入白洋淀。渐渐地,沿淀而居的村民们欣喜发现,小时候的白洋淀“复活”了,又能看到淀底的水草了,鳜鱼、银鱼也都回来了。

与碧波荡漾的白洋淀相映的,是绿意正浓的千年秀林。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大面积植树造林,到2020年底已造林41万亩,完成了规划目标86万亩的近一半。一个林淀环绕、城绿交融的华北水乡正由此铺展开来。

未来之城

除了蓝绿交织的生态底色,在对“未来之城”的注解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不约而同地提到“创新之城和智慧之城”。相同的发展内核下,“两翼”也有着不同产业定位。

根据规划,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同时激活带动北京市东部各区和廊坊北三县地区的协同发展。“副中心要与北京中心城区相辅相成,共同做好减量发展这篇大文章。”胡九龙认为,减量发展不是不发展,而是实现更强劲、更绿色、更普惠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建立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的接续关系。北京城市副中心有着清晰的产业定位: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优做强行政办公、高端服务和文化旅游等“1+3”主导产业。

去年9月,运河商务区被纳入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兴板块将成为这里的发展重点。不远处,具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古镇张家湾,近年来逐渐蜕变为设计小镇,开始承载城市科技密集应用场景。

有了产业就有了就业,而作为配套支撑的优质公共资源也正提速向副中心转移。在通州区潞苑东路上,副中心首家三甲综合医院友谊医院已开诊一年有余,和西城区院区实现就诊数据协同。人大附中通州校区、北京二中通州校区等优质学府也已落户通州……大运河畔这座肩负着特殊历史使命的崭新城市正在迅速成长壮大。

与通州的“老城新建”不同,作为一座“从无到有”的新城,雄安的产业发展一直在摸索中前进。“雄安不仅要在摸索中做好北京与河北产业协同的桥梁,还要在发展中成为中国未来城市的‘样板房’。”俞建拖表示。

当下,为产业发展配套的近300个基础设施项目正在雄安地下如火如荼地施工,为数字智能之城打基础的实验性工作正在新区管委会的园区内进行前期试点。在新区管委会食堂,工作人员已可以用数字人民币购买咖啡;在园区里的街道上,无人售货车招手即停,运营顺畅……数字雄安正与实体雄安同步伸展,相互交融。

走进雄安新区规划展示馆,宣传片中、展板上、模型里,“组团”一词多次出现。规划人员介绍,过去“新区”建设只注重经济,疏于规划公共服务配套,从而造成职住分离,服务短缺。在雄安新区规划的“五组团”中,每个面积不大的“组团”都配有优质学校、医院、商场等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未来居民不出“组团”即可享受优质的公共服务和智能化生活。雄安新区工作人员透露,在启动区,未来两年最先落成并投入使用的将是来自北京的医院、学校、商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今年4月底就在本文成稿之际,又有一则好消息传来: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成为首家总部注册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

通州和雄安,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的这“两翼”正换上新的羽毛,为推动此间发展为世界级城市群打造腾飞的舞台。

(责编:李雪晴、施云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顶部

关闭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