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人民日报系说雄安 政策
解读 聚焦京津冀 直播访谈 新雄安人
文化 生态 雄图 智库
你见过一座城市能将千年历史底蕴与前沿科技完美融合吗? 你见过现代建筑在自然山水间诗意栖居,奏响和谐共生的乐章吗? 你见过传统美学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的建筑中重焕生机吗? 在雄安新区,这一切都不再是想象。 这座承载着时代使命的未来之城, 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徐徐展开一幅壮丽的建筑画卷。 一系列惊艳建筑如熠熠生辉的明珠, 镶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 它们是历史与未来的深情对话, 是文化与科技的激情交融, 每一座都诉说着独一无二的故事, 等待着人们去探寻、去品味——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建筑东立面呈拱形,与湖景水面中的倒影光影融合,共同构成了美丽、明亮、有灵气的“雄安之眼”。
3月30日晚,雄安体育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一张颇具中华风范的建筑美图在媒体上广为传播——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座主体建筑将方圆几何造型与东方写意留白相融合,宛若三枚山水印章,以东方美学的独有方式钤盖在雄安城市画卷上。 不止雄安体育中心。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蓝图之上,一系列体现未来之城特色风貌的建筑,都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
雄安国际智能网联(多维融合感知)技术应用大赛对接会举办 近百家科创团队亮出智能城市建设“新选项” 日前,以“感知世界,智联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国际智能网联(多维融合感知)技术应用大赛对接会在雄安新区举办。本次大赛聚焦智能网联技术在交通、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旨在通过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和资本对接,推动雄安新区在智能网联领域领先发展。 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城市建设运行管理与数字经济发展关键阶段,如何发挥海量感知数据的作用,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精准、高效赋能城市管理运行,成为新区建设智能城市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探索未来城市建设运行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网雄安4月14日电 (记者王红)记者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获悉,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在组织开展白洋淀及主要入淀河流水生态监测工作中,发现了一种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五月四节蜉Baetis majus,经过形态学专家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精确比对,证实了这一中国新记录种的存在。 五月四节蜉属于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蜉蝣目四节蜉科,稚虫体长4.7至5.3毫米,全身呈棕色,有浅色斑点,身体呈流线型,此前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稚虫在静水区域和流水区域等水体均有分布,是典型的清洁指示物种。
春天的田野里,无人驾驶农机自动耕种;秋季的果园里,智能采摘机器人自动识别果实的成熟度并完成采摘;温室大棚内,智能设备实时调控温度和湿度,让果蔬长势更好……科技的迅猛发展,为农业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深刻改变着农业生产的面貌。 作为汇聚高端创新要素的重要平台,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既为农业科技的创新提供了要素支持,又为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提供了肥沃土壤。数据显示,首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的植物工厂和无人农场两项技术应用大赛评选出的68项获奖作品,已有30余项在河北省转化应用推广,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智慧农业的发展,勾勒出美好的未来农业图景。
这里,古为“燕南赵北”之地 厚土之下 有8座古城遗址错落层叠 记录着幽燕故事、两汉遗存 隋唐城址和宋辽古战场的烽烟 出土的4000多件文物 串起了一段八千余年不曾中断的 人类活动史 雄安,就诞生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承载千年的文化基因 孕育崭新的城市文明 水润千年 近300平方公里水域的白洋淀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这里是华北平原最大的天然淡水湖 被称为“华北明珠” 也是雄安新区的金字招牌 “300米进公园,1公里进林带, 3公里进森林” 在雄安17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散落着大大小小的公园 老百姓出了家门口 就是鸟语花香、亭台水榭 雄安郊野公园 集生态涵养、休闲游憩 文化展示、绿色创新于一体 被誉为雄安的“绿色会客厅” “一河两湖三进苑、千年绿脉显九园” 坐落于容东片区西侧的 悦容公园 分成北、中、南三苑 北苑岗连阜属、林泉藏幽 颇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意境 中苑两山环湖、聚分有致 “八角七层”的安和塔 再现了“白塔鸦鸣”的古景 南苑一脉山水、两岸园林 湖光山色相映成趣 一年四季 汉服爱好者们常常聚集于此 着一袭青衣 或撑一把油伞 或持一把蒲扇 漫步游廊间 仿佛穿越到千年前 共赴一场国风盛宴 烟火升腾 逛完了公园 雄安各具特色的咖啡厅 是休憩的好地方 来一杯机器人手冲咖啡 拉花的机械臂不能更稳了 有的咖啡厅还是“雄才会客厅” 一杯咖啡碰撞思维火花 产生头脑风暴 也许,下一个“金点子”就在酝酿 说起玩 在雄安商务服务中心寻环XLOOP 游戏党们在电竞争霸赛场燃爆激情 “铲屎官们”在宠物运动会上加油呐喊 文艺新青年或静静欣赏国风舞蹈 或选择体验一次手作活动 约三两好友来一场保龄球冠军挑战赛 驾驶迷你卡丁车“弯道漂移” VR、AR、MR多种先锋技术 带来了异想天开的沉浸体验 硬核解锁你的春日多巴胺 说到看 雄安拥有众多充满科技元素的展馆 遍布启动区、昝岗、容东、白洋淀码头 各类高科技互动体验区 利用各类前沿科技 诠释未来之城的样子 各类炫酷空间超级出片 说起吃 在雄安不容错过的美食当然是鱼 千年前 白洋淀畔的百姓 就已经把鱼“吃”到了骨子里 带有乡土气息的柴锅炖杂鱼 将鲤鱼、鲫鱼、黄颡 黑鱼、泥鳅等鱼类细煮慢炖 肉质软糯、味道鲜美 白洋淀全鱼宴 更是成为河北十大主题名宴之一 “香”飘全国 名扬天下的还有驴肉火烧 雄安的“驴火”与保定“同根同源” 饼皮酥脆、外焦里嫩 驴肉营养丰富、香而不柴 广受当地居民和游人喜爱 如今还衍生出“火烧夹一切”吃法 具有白洋淀特色的 小鱼咸菜、油炸河虾、咸鸭蛋等小吃 都可“入饼” “未来之城” “科技” 是很多游客想起雄安的第一印象 都想目睹未来城市的样子 八岁的雄安 “千年梦想”正在迈向现实 马路上 智能网联公交车 “自主”行驶在“数字道路”形成的 绿波路段 无人快递车 “挨家挨户”精准投递包裹 复兴号驶进雄安站 站房波光粼粼的曲面屋顶 正在进行“光合作用” 4.2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板 将阳光转化为电流 不仅“自发自用” 还能“余电上网” “绿色”是雄安的底色 “零碳建筑”正在雄安“开花结果” 能建·新能源生态城展示中心 就是一座会“呼吸”的大楼 能够“吸入”阳光并“呼出”清洁电力 实现年综合减碳率100% 楼内还有雄安新区首个“球幕影厅” 可以沉浸式了解 雄安对于未来的无限想象 “雄安有三座城,云上一座城、 地上一座城、地下一座城” 雄安的地标性建筑—— 雄安城市计算中心 就是“云上雄安”的城市“大脑” 其东立面呈拱形 与湖景水面中的倒影光影融合 共同构成了美丽、明亮、有灵气的 “雄安之眼” 透过这“城市之眼” 足以洞见未来 如何及时处理树木意外倒伏 电瓶车乱停放等问题? 雄安新区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 可对道路环境进行自动监测 实现了城市问题的 快速反应、快速处置、快速解决 还有更多的智能化应用场景 都与雄安城市计算中心密不可分 数字孪生,让城市更聪明 对于未来城市的思考 雄安给出的答案 是智慧低碳的便捷 是职住平衡的安稳 是诗意自然的栖居 快来雄安 来看看关于下一个千年的全新想象 来源|人民网 总策划|赵强 总监制|杨义 张玉珂 监制|周贺 李娜 冯亚涛 徐冬儿 刘云 王曹群 统筹|唐嘉艺 刘开阳 文案|刘师豪 宋烨文 出品|人民网网联中国融媒体工作室 人民网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 妙言融媒体工作室 支持|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 河北画报 河北省摄影家协会 容城县融媒体中心.
白纸上作画,平地起新城。 别眨眼,看雄安8年之变! 雄安,正释放无限可能……。
人民网雄安3月31日电 (记者李兆民)3月30日,雄安新区举办雄安体育中心正式运营暨“人民之城 心向往之”雄安城市体验活动启动式。 活动现场展示了人屏互动,进行了歌曲舞蹈、情景演绎、鼓舞灯光秀等表演,群众代表宣读了“人民之城 心向往之”雄安城市体验活动倡议书。随后,宇树科技机器人上场送球、配合开球,雄安国际女篮邀请赛展开精彩对决。
雄安新区设立8年来,白洋淀以润物无声的生态变革,重绘“华北明珠”碧水画卷,为雄安新区千年大计筑牢绿色基底。 雄安新区设立前,这片水域曾数次经历严重缺水甚至“干淀”危机,流域内各种点源、面源污染不断增加。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开启了一场“刮骨疗毒”式的生态革命。
人民网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心、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妙言融媒体工作室推出重磅视频《聚·雄安》,用快递视角打开这座新城。
微信
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