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阅读:记录|2020雄安面孔

记录|2020雄安面孔

2021年01月04日16:26  来源:人民雄安网

人民网雄安1月4日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每个人都了不起,每个面孔都值得被铭记。

这一年,在雄安,有一群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从事着不一样的工作,却都让人温暖和感动,也带给我们力量与信念。他们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汗水和付出滋润着雄安这座未来之城。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雄安集团生态公司武芳芳:“悦容公园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

武芳芳是雄安集团生态公司园林事业部的一名员工,主要负责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悦容公园建设。2020年,武芳芳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妈妈。

2020年5月初,悦容公园3个标段正进行前期手续的收尾工作,而此时距离武芳芳的预产期只有几天时间,她还一直坚守在岗位上。“如果那个时候临时换个人,执行效率肯定会受影响,也会耽误开工时间。”

对于悦容公园的建设,武芳芳一直全力以赴,原本158天的产假她只休了70天,便又回到了她熟悉的这片热土上。“孩子不到3个月就断奶了,现在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平时见他都是在视频里,能感觉到他看我的眼神很陌生,这对一个妈妈来说,是很心痛的。”问及孩子,武芳芳一直觉得很愧疚。

目前,雄安容东片区悦容公园全园建设已经铺开,用武芳芳的话说,悦容公园就像她的另一个孩子,最大的幸福与愿望就是看到它早日建成。

闫伟峰:顶风冒雨寻常事,只为常态化的“雄安蓝”

顶风冒雨、深夜督察,是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环境执法支队副队长闫伟峰的工作常态,“脚上踩着泥、身上落着尘、手上染着油……哪里环境恶劣哪里就有我们。”

2020年以来,闫伟峰和他的队员们对白洋淀非法排污、工地扬尘污染、秋冬季大气污染等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共查处5起重大环境违法案件,处罚金额达150万元。“看到雄安的环境变好了,企业的自主守法意识也提高了,我们感到很欣慰。”

回首走过的路,闫伟峰说,无论何时何地,作为一个生态环保人,他的初心永远不会变——常态化的“雄安蓝”和不断提升的生态环境满意度,就是他辛勤工作的最好奖励。

刘建乐:“扎”在工地抢时间、抓质量

2020年8月,43岁的刘建乐来到雄安新区容东片区C组团安置房项目,负责项目现场施工管理。

“作为现场管理人员,必须‘扎’在工地抢时间、抓质量,容不得半点差错。”容东片区C组团安置房正负零封顶节点时,刘建乐24小时在现场指挥施工,以保障施工质量。

“在这里发现,真是每天都不一样。看到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安置房,很有成就感,能为千年大计出一份力,再苦再累也值得!”刘建乐说,2021年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建造出让新区百姓满意的工程。

刘玉涛:为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安全施工保驾护航

安全检查、调解纠纷、巡逻防控、排查流动人口……这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警务站站长刘玉涛的日常。

刘玉涛所管辖的容东片区,是目前雄安新区最大的施工工地,42个项目、200多家企业汇聚于此,流动人口高峰达到7万人次,保障容东片区的安全至关重要。“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施工工人们常说,我们在,他们更安心。”刘玉涛欣慰道。

不论是炎炎酷暑,还是数九寒冬,刘玉涛和同事每天都奔波在塔吊林立的工地中,到项目上进行治安巡查和流动人口管理相关工作,以减少隐藏的不稳定因素。

如今,容东片区各项建设稳步推进,日新月异的背后,是刘玉涛和队员们的用心守护。

朝实雄安校区教师田立艳:我们的教育“活”了,干劲儿更足了

今年43岁的田立艳,是北京朝阳实验小学雄安校区的一名教师。参加工作已经22年的她,见证了雄安教育的变化。

“现在我们的教育真的‘活’了,原来上课,课本上有什么讲什么,现在则是联系社会、生活,以学生为本,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田立艳说,如今雄安的教育模式不仅孩子收获大,作为一名教师,干劲儿也更足了。“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到学生们不断进步。现在的我,把教育当成了有心、有爱的事业。”田立艳的课堂上,不仅传递着知识,洋溢着笑脸,还跳动着一颗奉献的心。

张宝良:“眼睁睁看着雄安站一天一个样,心里真高兴”

今年57岁的张宝良是土生土长的雄安人,家住距雄安站不远的里和庄村。自2018年12月以来,张宝良一直在中铁建工雄安站项目部担任保安,负责给工人们发放安全帽。

两年间,他见证了雄安站从庄稼地到“举世瞩目大工程”的巨。“眼睁睁看着雄安站一天一个样,心里真高兴!”像无数雄安站建设者一样,张宝良眼里的雄安站,就像自己亲眼看着长大的孩子。

如今雄安站投入运营了,张宝良想在新的一年带着家人到雄安站乘坐从雄安开往北京的高铁。

贾广华:“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贾广华是雄安新区雄县贾庄村村民,他和妻子早年做塑料制品生意,在村里有三处小楼房,用村民的话讲,叫“上档次”。

2020年,贾庄村征迁,贾广华家的房子面临拆除,本以为他会有“抵触”心理,没想到他和妻子主动配合征迁安置工作,还报名担任领磡员。

“这里是我生活了50多年的地方,真舍不得。但现在的拆是为了明天的美!”贾广华说,期待住进新房,也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责编:张子怡、施云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顶部

关闭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立即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