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雄安“糖葫蘆村”的甜蜜事業

雄安“糖葫蘆村”的甜蜜事業

2022年02月14日11:04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糖葫蘆村”的甜蜜事業

1月30日,在雄縣大樹劉庄村辛愛青家中的冰糖葫蘆半成品加工區,20多個村民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一顆顆飽滿圓潤的紅果被村民篩選、去核、串簽、加餡、密封,變成一串串酸甜可口的冰糖葫蘆。相較屋外的嚴寒,屋內火熱的干活氛圍,讓記者心頭一熱。

大樹劉庄村村干部張亞賓告訴記者,大樹劉庄村是遠近聞名的“冰糖葫蘆之鄉”,這裡做冰糖葫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全村5000口人,3000多人都有一手制作冰糖葫蘆的技藝,在北京、天津、河南等全國各地謀生。村民辛愛青就是其中的代表。

“對大樹劉庄村人來說,串糖葫蘆是傳統,更是一門賴以生存的技藝。”辛愛青說,父輩們就做冰糖葫蘆,他從十幾歲開始就繼承了父親的手藝開始制作冰糖葫蘆,早年走南闖北,走街串巷。現在生活水平高了,冰糖葫蘆成了商超、店鋪的熱門小吃,與北京、天津的商超、店鋪等都有合作,生意越來越好做,慢慢地也開始做山楂採集、竹簽、紙貨等原材料的生意。

辛愛青帶記者參觀了他的冰糖葫蘆加工廠,有紅果庫存區、冰糖葫蘆半成品加工區、餡料儲存區、冷藏區……冰糖葫蘆制作專業,分區分工設置合理,環境干淨整潔。

“村民家家都有制作手藝,但是都不太一樣,我統一了制作規范和流程,讓冰糖葫蘆制作更規范、更干淨,這樣更有銷售市場。”說著辛愛青讓村民王蒙現場展示冰糖葫蘆熬糖、蘸糖環節。

王蒙今年35歲,是大樹劉庄村的村民,更是辛愛青的得力員工之一。辛愛青與北京郵電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學校有合作,他們出人員、技術,在學校售賣冰糖葫蘆。正值寒暑假,王蒙也隨學生放假,回家幫忙。

“熬糖的時間、火候有很嚴格的要求,熬得不好會影響口感。除此之外,紅果的大小、質量很重要,竹簽的材質也影響糖葫蘆的口感。”辛愛青說,為了保障村民的制作手藝,會定期找專人培訓員工制作技藝。

說著,辛愛青遞給記者一串剛出鍋的榴蓮味的網紅小串。

“村‘兩委’班子帶領大家,讓串糖葫蘆形成了一條專業化的產業鏈。”辛愛青介紹,平時日均發2萬元左右的貨,春節前后每天至少得發4萬元的貨。就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辛愛青的手機不停響著,都是詢問春節期間訂單的。

“糖葫蘆產業的發展給我帶來了富足和幸福,我想著繼續推動糖葫蘆制作的專業化分工,不斷擴大糖葫蘆產業發展規模,帶著村裡留守的人和村外創業的人一起,大家一同走上產業致富道路。”辛愛青告訴記者,近日申請了“籽呈”商標品牌,以前都是借別人的品牌,有了自己商標后,村民都可以免費使用,“我們要打造一個屬於雄安新區‘冰糖葫蘆之鄉’的獨有品牌。”(崔叢叢)

(責編:王紅、施雲娟)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