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張慶黎

2021年12月06日10: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把“堅持統一戰線”作為黨百年奮斗十條歷史經驗之一,強調“黨始終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這是一百年來我們黨帶領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創造偉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新的征程上,隻要我們不斷鞏固和發展各民族大團結、全國人民大團結、全體中華兒女大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就一定能夠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礡偉力。

一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改革偉大成就的重要政治基礎和前提條件

毛澤東同志指出,所謂政治,就是把擁護我們的人搞得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心向背、力量對比是決定黨和人民事業成敗的關鍵,是最大的政治。”建立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完成歷史使命的重要戰略和策略。我們黨堅持人民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把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圍繞各個歷史時期的使命任務,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營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了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我們黨深刻分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及其階級狀況,鑒於工人階級特別是產業工人階級力量還十分薄弱,提出聯合其他階級、實現民眾的大聯合的戰略思想,團結全國人民共同奮斗。提出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掀起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採取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團結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建立新中國奠定了堅實基礎。正是由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中國革命中的極端重要性,毛澤東同志把統一戰線同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一起作為黨的“三大法寶”,強調沒有一個包括全民族絕大多數人口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革命的勝利是不可能的。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了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恢復國民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完成社會主義改造,推進社會主義建設,我們黨堅持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作出知識分子“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科學論斷,規定了對知識分子和教育科學文化工作的正確政策。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改造和贖買政策,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加強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推動民族地區社會變革,發展社會主義民族大團結。支持基督教、天主教開展“三自”愛國運動和佛教、道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這些政策措施,極大激發了各族各界人士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熱情。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和改革開放上來,黨作出新時期統一戰線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重大政治論斷,統一戰線的范圍和規模進一步擴大,形成了“兩個范圍”的聯盟,即由大陸全體勞動者、愛國者組成的,以社會主義為政治基礎的聯盟﹔團結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國外僑胞,以擁護祖國統一為政治基礎的聯盟。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出台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落實知識分子和民族、宗教政策,頒布實施民族區域自治法,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團結各方面人士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黨的十六大后,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的發展階段,黨把統一戰線進一步表述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愛國者的聯盟,並載入憲法和黨章。同時,強調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是需要全面把握和正確處理的重大關系,著力推動“五大關系”和諧,充分調動了各族各界人士共同致力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積極性。

二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做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工作的理論和實踐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做好統一戰線工作、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作出一系列重大論述,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創造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一)完善和發展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黨加強對多黨合作事業的全面領導,制定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政黨協商、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建設等文件,充分發揮我國新型政黨制度優勢。各民主黨派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要求,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開展民主監督,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水平,為各項事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二)突出重點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統一戰線的基礎性、戰略性工作。黨中央召開第二次全國高校統戰工作會議、歐美同學會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等,注重把黨外知識分子組織起來,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以及國情考察、社會服務等活動,支持和引導他們在教學、科研、生產、管理等一線建功立業。在黨中央領導下,廣大知識分子學有所長、術有專攻、業有所成,為經濟、科技、教育、衛生、軍事等改革發展貢獻了聰明才智。

(三)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進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准確把握和全面貫徹我們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提升民族事務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領域風險隱患,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黨中央召開中央民族工作和西藏工作、新疆工作等系列會議,確立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為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提供根本遵循。在黨中央領導下,民族地區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項事業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28個人口較少民族全部實現整族脫貧,城鄉面貌日新月異,群眾生活蒸蒸日上,各族兒女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康庄大道闊步前行。

(四)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強調做好宗教工作,必須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原則,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黨中央召開全國宗教工作會議,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著力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在黨中央領導下,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鞏固,宗教工作法治化明顯加強,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五)著力做好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團結引領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強調要構建親清政商關系,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黨中央建立健全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政策體系,開展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堅定發展信心。在黨中央領導下,非公有制經濟蓬勃發展,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完善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和創造力,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六)加強同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團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入推進“一國兩制”在港澳實施,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具有重要意義﹔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把廣大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緊密團結起來,發揮他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的積極作用。黨中央作出健全中央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特別行政區行使全面管治權、完善特別行政區同憲法和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的重大決策,推動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提出新時代堅持“一國兩制”、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五項主張,著力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維護僑益。廣大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僑胞響應國家號召,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參與和支持國家建設,堅決反對“港獨”、“台獨”和分裂國家的一切行徑,為我國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祖國統一事業作出了積極貢獻。

三 新時代做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工作的實踐要求

當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在關鍵時期,面對我國發展內外環境深刻變化、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樣、社會階層更加多樣、社會思想觀念更加多樣,做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工作的挑戰更加嚴峻,任務更加艱巨。必須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握歷史大勢,堅持原則,緊緊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歷史主題,不斷鞏固和發展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大團結大聯合,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

(一)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的根本保証。新的征程上,實現大團結大聯合,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做好團結工作所堅持的基本原則、實行的政策、採取的措施等,都要有利於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引導各方面人士自覺接受和維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形成“眾星捧月”之勢。

(二)用共同目標凝聚人心和力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是要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實現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最廣泛的團結。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的共同奮斗目標。目標就是旗幟。新的征程上,需要把共同目標作為政治動力源和前進方向標,把握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聚焦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團結和聯合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階層的各方面成員,在共同目標下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步調,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

(三)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把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的關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一致,多樣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樣的反映。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關鍵是堅持求同存異、聚同化異。新的征程上,需要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包括鞏固已有共識、推動形成新的共識,這是基礎和前提。還應通過充分發揚民主、尊重包容差異,做到增進一致而不強求一律、尊重差異而不擴大分歧、包容多樣而不弱化主導,找到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四)深入細致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本質是統一思想、爭取人心,使越來越多的人在黨的旗幟下步調一致向前進。新的征程上,繼續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武裝人,引導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學習領會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從建黨百年的艱辛奮斗和偉大成就,從歷史與現實、國內與國外的對比中弄清楚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從思想根源上堅定“四個自信”。針對不同對象特點,既注重教育引導,搭建學習提升的平台,又堅持融入日常,通過聯誼交友、談心交流等方式進行潛移默化的引導﹔既幫助他們解開思想疙瘩、解決工作生活難題,又推動加強自我教育,在互學互幫中啟發思想、深化認識。

(五)堅持和完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的制度機制。做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的工作,離不開制度機制的保障。新的征程上,進一步完善照顧同盟者利益政策,關注統一戰線成員的思想和精神需求,按照黨中央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部署要求,不斷健全相關法律、政策、制度。進一步完善同黨外知識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溝通聯絡機制,以教育引導為主線,以培養使用為重點,以組織起來為依托,發揮他們的智慧和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凝聚力量。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港澳台僑同胞工作、聯誼、交流機制,團結他們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 發揮人民政協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力量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

人民政協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具有組織上的廣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要發揮人民政協組織體系健全、同各族各界人士聯系緊密的制度性優勢,積極促進各方面關系和諧,為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大聯合廣泛凝心聚力。

(一)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把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的主軸,引導參加人民政協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並同學習中國共產黨歷史、統一戰線歷史、人民政協歷史結合起來,不忘多黨合作初心,增進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旗幟下攜手前進。

(二)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團結是方向、是目的,隻有有機的團結、鞏固的團結、真正的團結,才能發揚好社會主義民主﹔民主是目的、也是手段,隻有能夠促進團結的民主才是符合黨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好民主。堅持團結和民主,關鍵是健全聯絡機制,更好聯系服務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不斷擴大團結。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加強協商平台建設,堅持商以求同、協以成事,做到團結和民主相互貫通、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三)廣泛凝聚共識。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實行新型政黨制度重要政治形式和組織形式的作用,對各民主黨派以本黨派名義在政協發表意見、提出建議作出機制性安排。通過協商活動、視察調研、談心談話等,加強同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溝通聯絡。加強與愛國愛港、愛國愛澳社團聯系,深化與港澳各界溝通交流。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拓展同台灣島內有關黨派團體、社會組織、各界人士的交流交往。廣泛團結海外僑胞,為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發揮政協作用。

(四)開展人民政協對外交往。按照黨中央對外工作總體部署,發揮政協人才薈萃優勢、組織機構優勢、界別構成優勢、公共外交資源優勢,加強同各國人民、政治組織、媒體智庫等的友好往來,講好中國故事、中國共產黨故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故事。積極宣傳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助推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責編:王紅、施雲娟)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