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雄安容城公安局兩個小平台解決大問題

雄安容城公安局兩個小平台解決大問題

——專訪河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黃新

2021年07月23日21:34  來源:人民雄安網

人民網雄安7月23日電 (王紅)在雄安新區容城縣,藏著一處黨史學習教育“紅色展館”,新區各級黨組織觀摩學習,大都少不了它。

為什麼這麼“紅”?有說它新鮮的——通過推行“融入式黨建”,打造“線上線下”兩個陣地﹔有說它好看的——通過“沉浸式”模式,讓黨史學習教育可看、可用、可學﹔有說它實用的——解決了黨建與業務“兩張皮”問題。

近日,記者來到容城縣公安局,一探究竟。

上網,2個“小平台”解了系列難題

黨建工作如何開展,才既能提高大家的參與度和與工作的融合度,又入腦入心,這是困擾不少人的問題。2020年1月,黃新上任容城縣公安局黨委副書記伊始,就為這事犯難。

“基層民警多、任務重且全部在一線,把大家組織到一起學習這種單一的方式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考慮到實際情況和大家的習慣,經過一番思考並報單位同意,黃新帶隊開辟了“容城公安黨建”微信公眾號,把思想教育、學習課程“搬到網上”,以便每一名黨員、民警獲取。

圖為“初心館”。容城縣公安局供圖

平台搭好了,內容怎麼辦?“我們創辦公號的初衷,就是想打造宣傳黨建的‘微窗口’、夯實支部建設的‘微陣地’、教育黨員民警的‘微課堂’和凝聚全警共識的‘微平台’。”為了實現這些想法,黃新帶領同事用了一個多月,推敲、設計欄目和內容,“我希望這個公眾號不僅是推送內容,更能實現資源的聚合、疊加,形成一個體系,以適應新時代公安機關黨的建設需要。”

為了實現上述想法,黃新和2名同事每天想選題、做內容並定時發布。據了解,幾個人都屬於半路出家,且手頭上的日常工作並未減少,公眾號全靠擠時間做。“有時候工作實在太多難免顧不上,也曾想過要放棄,但收到大家反饋,說這個平台很不錯,我們就又堅持了下來。”黃新高興道。

圖為黃新(左一)為年輕警員講黨史。容城縣公安局供圖

就是這份堅持,讓“小平台”迸發出了“大能量”。2020年4月份上線以來至今年6月底,“容城公安黨建”公眾號持續更新350期,編發專欄專題140個,推送文章1420篇,全局黨組織累計閱讀量超30萬次。

有了內容做支撐,容城縣公安局黨委將組織建設挪到“掌上”,依托公眾號創建了“容城公安黨建”微信“小程序”,設置“三會一課”、談心談話、黨日活動、黨員論壇、微刊、微學等12個板塊,實現了黨組織生活動態監管和學習教育內容的數據庫集成,提升了精細化管理水平。

圖為容城縣公安局“先鋒警營”文化牆。人民雄安網 王紅攝

通過2個線上平台,容城縣公安局黨委有效解決了基層黨務管理不規范、民警受教育面窄、監督管理難等問題,為黨建統領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探索了一條新路。特別是在黨史學習教育中,2個平台發揮了“導學”“深學”作用。

“紅色陣地”筑牢“精神高地”

除了開辟線上公安黨建“公眾號”和黨建微信“小程序”外,黃新還牽頭在線下打造了三個精品黨建陣地:黨員活動中心——“初心館”、五大主題文化牆——“紅色走廊”,“警營小筑”——“讀書驛站”,使黨建工作“可看、可學、可用、可行”。

今年七一前夕,容城縣公安局還推出了“黨史畫廊”“習語長廊”“百年手卡”等系列主題作品。

圖為“黨史畫廊”。容城縣公安局供圖

“黨史畫廊”以畫為體,以史為魂,以中國共產黨百年征程為線,精選收集、復刻制作了48幅經典油畫作品,配以“歷史背景解讀”,進行集中展示。“在這些作品中,既可以看到戰爭年代的血雨腥風、槍林彈雨,也可以看到革命成功后的山河新貌、建設宏圖,每幅畫背后的故事都意義非凡,在這裡每走一步,既是對革命先輩們的禮敬,也能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砥礪前行。”容城縣公安局機關二支部書記顏利看完畫作后說。

圖為“百年手卡”。容城縣公安局供圖

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最受基層民警歡迎的,是一套“百年手卡”文創圖冊。手卡一套有100張,每張對應一個年份,正面圖片、背面知識,圖文並茂簡要介紹了百年黨史全部知識點和代表性事件,集中展現黨經過百年奮斗,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成功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的歷程。

大河鎮派出所指導員劉玉濤是受益者,“我們基層派出所工作忙,學習時間緊張,這套卡片可以幫助我們在碎片化時間中學習。”

圖為“讀書驛站”。容城縣公安局供圖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如今,容城縣公安局的“紅色展館”已成為雄安新區各級黨組織觀摩學習的“紅色景點”,黃新則榮獲“河北省優秀黨務工作者”稱號。對此,黃新認為,是鼓勵,更是鞭策,“這份榮譽和褒獎,其實是對容城縣公安隊伍的認可,今天的成績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接下來我們將繼續深耕細作,把公安黨建品牌進一步做強做實。” 

(責編:何美萱、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