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雄安11月24日电 (李雪晴)雄安新区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21日上午接到电话,称有村民在双堂村林边路上发现一只不能移动的水禽,寻求帮助。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经确认,水禽为凤头鸊鷉,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
确认为凤头鸊鷉后,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仔细检查,发现其因长时间未进食身体虚弱,遂进行了保温、喂食等照料。待其恢复体力达到放生标准后,工作人员在自然水域进行放生。
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呼吁,如发现受伤、病弱、饥饿等需要救护的野生动物,可采取正确的治疗、康复、补食、清障、转移等人工干预措施,助其回归适宜的野外生存环境。对于不能正确救护和动物无法正常回归自然的情况,可联系当地收容救护机构予以收容救护。
近年来,雄县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鸟类栖息地保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林长制办公室制定了《关于加强白洋淀野生鸟类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巡查巡护、执法打击、规范拍鸟行为等长效机制,为鸟类栖息地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在鸟类栖息地绝对控制区和周边缓冲区积极谋划智慧监测系统和规范化救助基地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干预打扰,扎紧扎牢“鸟类天堂”保护屏障。
同时,雄县还推进“政府+民间协会十志愿者”管理模式,在摸清县域内野生鸟类种类、数量、洄游规律、栖息地及生活环境等情况得基础上,打造爱鸟护鸟志愿服务队,推动形成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爱鸟护鸟的浓厚氛围,为鸟类在白洋淀越冬、生存提供了良好环境。
图为救助现场。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供图
图为凤头鸊鷉。刘洵摄
工作人员选择在自然水域将凤头鸊鷉放生。雄县林业综合服务中心供图
微信
微博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