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北京新“兩翼”,為何選中雄安和通州?它們為何是“千年大計”?

北京新“兩翼”,為何選中雄安和通州?它們為何是“千年大計”?

2021年05月26日09:53  來源:上觀新聞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

不能說“撿到筐裡都是菜”,一體化發展不能僅僅是空間轉移,要借此機會轉型升級、更新換代。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思想准備。過去的5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總體上處於謀思路、打基礎、尋突破的階段,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進入到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攻堅克難的關鍵階段,需要下更大氣力推進工作。

——習近平

2019年1月18日

從天安門向東,沿京通快速路車行20余分鐘,在通燕高速的右側遠遠就能看到一座古塔。塔影下方是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遠眺河畔的北京市通州區,一幢幢新建樓宇已拔地而起﹔更遠處,一片綠意掩映下樓宇林立,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展現出蓬勃的生機。

此時若向西南方向疾行百余公裡,京津保腹地,碧波蕩漾的白洋澱之畔,也是一片生機勃發。南北向的“津海大街”、東西向的“保靜線”上,運送各類建設物資的卡車從早到晚穿梭不停。在南側,被稱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的雄安新區初露崢嶸。在這片規劃面積1770平方公裡的土地上,每天有17萬多名建設者揮汗如雨,120多項重點建設項目不斷推進……

在京津冀一體化大格局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構成了“兩翼”。兩者既承擔了“一核”——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的作用,又被寄予了加快補齊區域發展短板,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未來希冀。

關鍵子落

在前門東側的北京規劃展覽館裡,一張“京津冀區域空間格局示意圖”如同一個棋盤,展現了京津冀區位地理格局上的一顆顆關鍵棋子。在以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為中心不同半徑的大圓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分別居於50公裡半徑圈和150公裡半徑圈內,由北京首都功能核心區畫出的兩條線,將兩者緊緊牽住。左側的文字說明稱之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比翼齊飛”。

北京的“兩翼”,為什麼是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地理位置或許能給出一部分答案。

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規規劃范圍155平方公裡,加上拓展區覆蓋通州全區約906平方公裡。通州是北京的東大門,千年漕運曾造就了通州的昔日輝煌。歷史上,北京城的發展和通州城的發展密切關聯。通州距離天安門廣場約20公裡,在北京的遠郊區縣中,通州距離中心城區最近。通州東南側和東側,緊挨著天津的寶坻和武清,以及河北的“北三縣”,從地圖上看猶如一個縮小版的京津冀。相比北京其他與津、冀也有接壤的區而言,通州的輻射度更強。北京城市副中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胡九龍介紹,“十四五”時期,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在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上取得更大進展,更好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

另一翼——覆蓋雄縣、容城、安新三縣的雄安新區——位於北京、天津、保定三地的中心位置,100公裡的距離在北京的可輻射范圍內,京雄高鐵50分鐘即可抵達。雄安“落子”后,恰好將京津和石家庄、邢台、邯鄲的南線連了起來,將形成一個新的增長極。

地理上的優勢,隻能解釋它們為何中選“兩翼”。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究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俞建拖認為,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能零零碎碎地疏解,“隻靠零敲碎打的方式,疏解出來的資源隻會流向那些已經有較好配套的地區,如果不能整合起來在京津冀地區發揮作用,那麼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問題就解決不了”。因而,北京內的通州和北京外的雄安這兩者都是集中性的解決方案,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但兩者又有著不同的使命。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管委會,記者觀看了一段專題片。專題片開頭言簡意賅:“集中力量打造城市副中心作為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承載地,構建功能清晰、分工合理、主副結合的新格局。”

俞建拖作了一個簡化的表述,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定位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京”和“都”的分離,北京的歸北京,首都的歸首都。不過,北京的非首都功能不能隻疏解到通州去,通州畢竟還在北京城內,本身的承載量有限﹔並且,隻疏解到通州,解決不了京津冀發展中存在的巨大差距。而若疏解到河北,“河北與北京天津之間存在懸崖效應,發展差距太大,京津疏解的優質資源,河北一下子接不住,起不到協同效果”,在北京的優質資源和要素向河北疏解的過程中,需要有一個接得住的平台作為緩沖,進而再去輻射周邊。俞建拖說,作為以高規格高標准建設打造的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平台,雄安有一個顯著優勢,“它沒有歷史包袱,建一個新城不需要像改造老城那樣付出巨大的代價”。

兩處關鍵子落,京津冀協同發展滿盤皆活。

藍綠底色

通州的運河東大街上,最醒目的建筑是2019年1月起啟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往西不遠處,是一處正在打圍施工的工地。這裡就是未來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這座干線鐵路、城際鐵路、市郊鐵路和地鐵“四網融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將實現15分鐘直達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5分鐘直達大興國際機場、40分鐘直達天津和唐山、1個小時到達雄安新區。交通樞紐建設只是一個縮影,胡九龍說,自2016年以來,副中心持續每年投資近1000億元,“城市框架已經拉開了”。

而在雄安新區,繁忙的建設場景更見証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新區北側,主要承接配套設施的容東片區已初具規模﹔西側,90萬平方米的商務服務中心正在加緊施工﹔最中央的黑色挑檐建筑會展中心也已開始內部裝修。容東片區往南,是“北城、中苑、南澱”的雄安新區起步區。就在不久前的3月底,38平方公裡的啟動區內,基礎設施項目全面開工。

若以為看過這些在建工程,就讀懂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那就錯了。既然是“千年大計”,其城市規劃必然是“引領式”的。

以雄安新區為例,它的規劃和建設,融合了很多創新的城市發展理念和實踐,承載了我們對未來城市、美好城市的想象和期待。俞建拖說:“從單個城市看,雄安不是走過去城市發展的路徑,不是依托區位和交通優勢形成人口和經濟活動聚集,形成產業和細化分工,等社會和環境問題突出了再去找新的解決方案,而是從一個新的起點和高度去整體地發展。但是,雄安的規劃和建設又是中國長期工業化、城市化歷史進程的產物,不能脫離這個歷史的邏輯,是對既有問題的回應。”

尋訪中,“兩翼”共有的一個鮮明特征,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有著共同的“藍綠底色”,這也是對新城建設的生動注解。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目標之一是一個“沒有‘城市病’的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現代化城區”,藍綠交織、低碳高效、自然生態是其城市特性。藍,即指北運河。經過治理后的運河已魚鳥棲息,副中心段2019年已實現旅游通航。將來,大運河將貫穿京津冀,再次賦予副中心靈動之感。綠,即指綠色森林。在北京市政府南側大運河對岸,是2020年9月29日開園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規劃面積11.2平方公裡。城市綠心內,歌劇院、圖書館、博物館三大建筑工程正在穩步推進。放眼整個副中心,30多萬畝綠化造林構成環副中心公園帶……到2035年,生態空間面積將達到城市副中心面積的40%。

而在雄安新區,代表藍的白洋澱生態修復和代表綠的千年秀林,也同樣構成新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在雄安新區規劃展示館的介紹中,一組數據讓人驚訝不已:藍綠空間佔比70%,全域森林覆蓋率達40%,白洋澱面積將恢復至360平方公裡。

在白洋澱西南側的入澱河孝義河河口,2.11平方公裡由退耕還澱而來的新建濕地,正負責將孝義河上游下來的每天20萬噸劣五類污水處理尾水予以淨化。214個巨大方格組成的“潛流濕地”內,物理裝置和水生植物構成立體過濾系統,將冒著泡的渾水逐步過濾成清水,再流入白洋澱。漸漸地,沿澱而居的村民們欣喜發現,小時候的白洋澱“復活”了,又能看到澱底的水草了,鱖魚、銀魚也都回來了。

與碧波蕩漾的白洋澱相映的,是綠意正濃的千年秀林。雄安新區成立以來大面積植樹造林,到2020年底已造林41萬畝,完成了規劃目標86萬畝的近一半。一個林澱環繞、城綠交融的華北水鄉正由此鋪展開來。

未來之城

除了藍綠交織的生態底色,在對“未來之城”的注解上,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區不約而同地提到“創新之城和智慧之城”。相同的發展內核下,“兩翼”也有著不同產業定位。

根據規劃,北京城市副中心產業發展的關鍵點在於創新城鎮化發展模式,同時激活帶動北京市東部各區和廊坊北三縣地區的協同發展。“副中心要與北京中心城區相輔相成,共同做好減量發展這篇大文章。”胡九龍認為,減量發展不是不發展,而是實現更強勁、更綠色、更普惠的高質量發展,同時建立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的接續關系。北京城市副中心有著清晰的產業定位: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做優做強行政辦公、高端服務和文化旅游等“1+3”主導產業。

去年9月,運河商務區被納入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新興板塊將成為這裡的發展重點。不遠處,具有千年歷史的文化古鎮張家灣,近年來逐漸蛻變為設計小鎮,開始承載城市科技密集應用場景。

有了產業就有了就業,而作為配套支撐的優質公共資源也正提速向副中心轉移。在通州區潞苑東路上,副中心首家三甲綜合醫院友誼醫院已開診一年有余,和西城區院區實現就診數據協同。人大附中通州校區、北京二中通州校區等優質學府也已落戶通州……大運河畔這座肩負著特殊歷史使命的嶄新城市正在迅速成長壯大。

與通州的“老城新建”不同,作為一座“從無到有”的新城,雄安的產業發展一直在摸索中前進。“雄安不僅要在摸索中做好北京與河北產業協同的橋梁,還要在發展中成為中國未來城市的‘樣板房’。”俞建拖表示。

當下,為產業發展配套的近300個基礎設施項目正在雄安地下如火如荼地施工,為數字智能之城打基礎的實驗性工作正在新區管委會的園區內進行前期試點。在新區管委會食堂,工作人員已可以用數字人民幣購買咖啡﹔在園區裡的街道上,無人售貨車招手即停,運營順暢……數字雄安正與實體雄安同步伸展,相互交融。

走進雄安新區規劃展示館,宣傳片中、展板上、模型裡,“組團”一詞多次出現。規劃人員介紹,過去“新區”建設隻注重經濟,疏於規劃公共服務配套,從而造成職住分離,服務短缺。在雄安新區規劃的“五組團”中,每個面積不大的“組團”都配有優質學校、醫院、商場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未來居民不出“組團”即可享受優質的公共服務和智能化生活。雄安新區工作人員透露,在啟動區,未來兩年最先落成並投入使用的將是來自北京的醫院、學校、商場等公共服務設施。

今年4月底就在本文成稿之際,又有一則好消息傳來:中國衛星網絡集團有限公司成為首家總部注冊落戶雄安新區的央企……

通州和雄安,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這“兩翼”正換上新的羽毛,為推動此間發展為世界級城市群打造騰飛的舞台。

(責編:李雪晴、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