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打造綠色智慧水廠“雄安樣板”

打造綠色智慧水廠“雄安樣板”

2020年12月15日08:55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打造綠色智慧水廠“雄安樣板”

近日,容東片區再生水廠一期工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工人在再生水廠地下箱體安裝橋架。 河北日報記者原付川攝

污水處理及再生水工程,承擔著雄安新區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任務,是新區重要的生態工程。今年2月,雄安新區首批全地下“花園式”再生水廠——容東片區再生水廠和昝崗片區再生水廠開工建設。

目前,這兩座全地下“花園式”再生水廠主體結構施工已完成,進入設備安裝、內部裝修裝飾階段。兩座再生水廠將為雄安新區打造綠色智慧水廠探路。兩個水廠有哪些創新?如何為新區再生水廠建設樹立“雄安樣板”?

積極推進再生水循環利用,污水資源化再生利用率≧99%

日前,中建八局容東片區再生水廠一期工程施工現場一片繁忙,350多名工人戴著口罩、緊張有序地進行鋼筋綁扎、拆模、砌筑等作業。

這座現代化再生水廠位於容東片區東北角,北臨河道,南臨容東片區安置房G組團,服務范圍包括容東片區和容城縣城,承擔終端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重任,並截留容東片區和容城縣城的初期雨水。

容東片區再生水廠分兩期建設,處理能力為每天8萬立方米,一期工程處理能力為每天4萬立方米,主要服務容東片區。目前,地下2層的水廠已經完成主體工程,其中地下一層是維修巡視層,二層是設備層,最深處達到地下19米左右。

在項目部智慧展廳沙盤前,該項目總指揮阮鵬飛向記者描繪了再生水廠的運行場景。從地面上看是一個風景如畫的街角公園,再生水廠所有設施設備、管道、控制裝置等置於地下空間,使水廠融入周邊環境,成為新區生態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后,記者來到施工現場看到,再生水廠主體全部置於地下寬116米、長150米的大箱體,包含17個處理污水池體單元和百余個設備,箱體上面加蓋回填約1.5米的覆土進行綠化。

“如果在地上建設再生水廠,佔地面積約是現在的3倍。”雄安集團生態公司該項目負責人梁賽介紹,除了節約用地,全地下建設還有無臭味、低噪音等好處。水廠通過空間封閉、防滲、隔音、降噪、除臭等措施,污水處理全過程在地下一個個密閉的池內悄然完成,有毒有害氣體不會擴散到空氣中,周邊居民和環境不會受到影響。地面以上部分建設復合型綠色生態公園,設置科普園區、休閑區、生態景觀體驗廊道等區域,為周邊居民運動、休閑提供天然氧吧。

“綠色理念、綠色施工貫穿於項目全過程,污水收集處理率和污水資源化再生利用率≧99%。”梁賽說,收集的污水經過再生處理后,經水泵房流至再生水管網,用於綠地澆灌、道路澆洒、車輛沖洗、景觀用水、河道補水等。未來再生水可滿足容東片區內河湖景觀、園林綠化等使用,最大化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

高標准高質量處理生活污水,確保達到准Ⅲ類水質標准

“夾層頂板鋼筋存在跳綁、漏綁現象,請立即整改。”11月27日,中建八局容東片區再生水廠一期工程質量員馬濤到現場巡查,發現不符合質量規范的問題,第一時間上傳至手機APP“雄安監理”,並請相關施工部門整改落實,確保工程質量。

“高標准高質量貫穿項目建設全過程和各環節。”馬濤說,除了業主、監理單位的監督,他們也不斷自我加壓,全程嚴把質量關,不放過任何一個環節。

自項目開工開始,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就建立了嚴格的質量把控體系,技術員、質量員分別到防滲層防水、混凝土澆筑、設備安裝等施工現場,全程指導工人施工。對於項目建設需要的鋼材等原材料,項目制定了一套嚴格的質量檢驗流程。進場前,每批鋼材都會進行檢驗,質量合格方能進入鋼筋加工區,不合格的則直接退回。

“時刻繃緊創造‘雄安質量’這根弦。”項目設計單位上海市政總院設計師張鎖說,這是他多次參與雄安新區規劃編制的最深體會。

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怎麼建,是城市規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新區從規劃之初就系統設計了水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和污水處理體系,高標准高質量處理新區生活污水,確保達到准Ⅲ類水質標准,為新區提供生產和生態用水。

“容東片區再生水廠和污水管網,全部推廣使用低滲透、高強度的新型鑄鐵管。”張鎖說,早在設計環節,新區就著手構建質量保障體系,明確建設前期、勘察設計、工程施工、竣工驗收、保修使用等環節的標准要求,進行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質量管理。

項目本體與數字水廠同生共長,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建管

在昝崗片區再生水廠工程智慧展廳,施工單位北京市政集團副技術總工姜志偉打開項目漫游BIM視頻,你可跟著導游身臨其境,現場參觀工程全貌、污水處理工藝、未來效果等。

“數字化設計與數字化交付,構建智慧水廠運維系統,實現水廠智能化自動化管理,是新區再生水廠的一大亮點。”姜志偉說,項目專門成立BIM中心,堅持再生水廠實體工程與施工五維建筑信息模型(5D BIM)同步建立,對再生水廠施工進度、質量、成本、安全及環境影響進行全要素智能化管理,對再生水廠施工全過程進行數字化管理。

近一段時間,姜志偉忙著組織BIM團隊,在設計、施工的BIM模型基礎上,深化建立箱體內25個污水處理池體單元和百余套設備的三維實景模型。

在設備安裝之前,用數字模擬出池體、設備等工程專業BIM模型,通過碰撞檢查、仿真施工、工程量核算等內容,不斷優化完善方案,實現工程建設的可視化,既能優化設計方案、避免設計缺陷、減少設計變更,又能加快施工進度、保証工程質量。

“這是一個智慧水廠。”指著昝崗片區再生水廠工程沙盤上的一座小房子,梁賽說,這裡將建設智能水廠智能控制室,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打通水廠“人機料法環”全要素,實現水廠智慧化運營。

建成后,進入運維環節,憑借全生命周期BIM三維檔案,整個再生水廠建筑的每個細節都可追溯,即使是一個螺釘壞了,維修人員也能快速查詢到它的“前世今生”,並及時找到正確解決方案。

雄安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容東片區再生水廠和昝崗片區再生水廠將精心打造綠色智慧水廠,充分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邊緣計算、5G、BIM等先進技術,對再生水廠進行全生命周期智慧化建管,實現項目本體與數字濕地同生共長,打造綠色智慧水廠“雄安樣板”。(記者原付川)

(責編:何美萱、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