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北京:還路於自行車 打造濱水慢行空間 激勵綠色出行

北京:還路於自行車 打造濱水慢行空間 激勵綠色出行

2020年09月23日09:31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還路於自行車 打造濱水慢行空間 激勵綠色出行

隨著慢行交通品質提升,市民出行正在用腳“投票”。

9月22日是世界無車日。記者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9月17日,北京市共享單車最高日均騎行量達到355.9萬人次,創歷史新高。通過一系列公共交通供給優化、交通秩序治理措施,經歷了疫情期間短暫下滑后,市民綠色出行比例已經恢復至73%。

2094個機動車車位整改

一項對於慢行系統的調查顯示,超過54%的北京市民認為,機動車干擾是影響騎行舒適度的最重要因素。為了進一步保障路權,北京市正在陸續整改存在問題的停車位。

今年7月23日,市交通委與市公安交管局聯合印發《北京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設施改善技術指南》,從精細化設計角度,突出步行和自行車路權,並依據《保障慢行優先規范道路停車位設置條件》整改影響自行車道的停車位,還路權於自行車。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把非機動車道最低有效通行寬度由2米提升至2.5米,停車位施劃要首先確保自行車通行空間夠寬。截至上月,全市已完成23條道路、2094個不合格車位整改,還路於自行車。

40條河流打造慢行空間

養眼的濱水騎行、步行慢行道越來越多了。目前,西南二環水系步道連通及河道設施改造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完工,工程起點為頤和園團城湖南閘,終點為東便門,全長28.5公裡,涉及昆玉段7.7公裡,永引渠5.7公裡,南護城河全線15.1公裡。通過設置導行系統、鋪設下凹式步道、棧橋和改造護岸等方式,基本實現了全線28.5公裡濱河步道的連通,市民可以實現從頤和園團城湖到東便門“一走到底”。

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根據正在編制的《北京市城市河湖濱水慢行系統規劃》,在北京市城市建成區內40條主要河流、長度496.1公裡范圍內,將規劃新建自行車道約989.5公裡,新建步行道580.1公裡,打造一環兩軸六帶多廊的濱水慢行空間結構。

9個慢行示范區年底前建成

下個月,CBD區域慢行示范區即將建成,西起東大橋路、東至西大望路、南起通惠河北路、北至朝陽北路,面積約4平方公裡,涉及36條市政道路,總裡程約26.77公裡。完工后,將實現區域交通科技管控全覆蓋、街道空間杆體智慧集約化、共享單車規范化管理,並實現全息影像、5G等新基建落地,打造“綠色宜人”的CBD。

包括CBD區域在內,北京市將在年底前完成9個慢行系統示范區建設,另外8個分別是東城王府井區域、西城金融街科技新區示范區、朝陽望京區域、海澱中關村西區、豐台汽車博物館-諾德區域、石景山保險產業園示范區、通州梨園永順示范區、亦庄新城示范區。

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恢復

受到今年疫情影響,北京市近年來持續增長的綠色出行比例出現短暫下滑,由去年底的74.1%降至今年2月的70.5%。

為了扭轉疫情期間小汽車出行反彈,恢復綠色出行信心,本市公共交通嚴格落實通風、消毒、測溫等防控措施,實現交通工具、場站“零擴散”,70萬一線從業人員“零感染”。

今年4月份開始,北京市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趕超去年同期水平。針對疫情期間騎行熱情上漲的趨勢,市交通委5月下旬組織單車企業推出早晚免費騎行活動,日均騎行量增長20%。截至9月21日,共享單車日均騎行量超過300萬人次,其中,9月17日日騎行量達到355.9萬人次,成為新的歷史最高值。

“隨著疫情趨穩,出行量恢復,經過前期的努力,市民綠色出行意願回升,綠色出行比例已經恢復至73%。”北京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交通部門將嚴格落實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持續培育綠色出行文化、預約出行文化、文明出行文化。(記者 孫宏陽)

(責編:胡宇濃、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