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回顧歷史,把握偉大斗爭的制勝法寶

回顧歷史,把握偉大斗爭的制勝法寶

敖鋒 黃子娟 孫文雅

2020年09月03日14:37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75年前,中國人民經過多年浴血奮戰,贏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結束了100多年來中國飽受帝國主義列強蹂躪的歷史,成為中華民族由衰落走向復興的重大轉折。

75年來,中國和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同時,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還將面臨各種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還要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奪取新的偉大斗爭的勝利,必須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銘記歷史,啟示當下。

偉大斗爭的勝利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

近代以后,中國人民歷次反侵略戰爭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治統治集團的腐朽無能和民族內部的軟弱渙散。面對日本軍國主義這一強大而凶狠的敵人,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要完成奪取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這一空前復雜艱巨的歷史任務是不可能的。

中國共產黨是抗戰的中流砥柱。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和經濟技術落后的狀況雖然還沒有得到根本改變,但是,中國已經具有了新的以往所不具備的進步因素。主要是,有了已經或正在覺悟的廣大人民,有了共產黨,有了政治上進步的軍隊即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有了局部的人民政權,腐敗的社會制度已經局部被廢除。中國已經“處於歷史上進步的時代,這就是足以戰勝日本的主要根據”。處在這個歷史上進步的時代,中國共產黨成了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抗日戰爭得以堅持並取得最后勝利。這是抗日戰爭成為中國人民反侵略斗爭史上嶄新篇章的決定性條件。

中國共產黨是新中國建設的領航先鋒。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和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自己的歷史使命。黨成立以來的歷史充分表明,我們黨不但善於打碎一個舊世界,而且善於建設一個新世界。我們黨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運用於中國實際,堅持從歷史和自身的經驗教訓中找到正確的前進方向,堅持把崇高的理想追求與腳踏實地的實干精神結合起來,找到了在中國這樣一個落后大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正確道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就有希望、有保証,這是歷史寫下的必然結論。

中國共產黨是新時代發展的堅強引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謀新局、開新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呈現出勃勃生機。習近平主席在治黨治國治軍實踐中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等重大戰略思想,為實現強國強軍目標提供了科學指南和根本遵循。我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就能夠不斷戰勝新的困難、奪取新的勝利。

偉大斗爭的勝利需要偉大精神的強大動力

追尋和回顧歷史的價值,不僅僅在於解說曾經發生了什麼,更重要的在於鑒往知今,面向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識和力量,需要大力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抗戰精神是取得抗戰勝利的精神支柱。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同仇敵愾,高舉抗戰旗幟,凝聚抗戰意志,積極投身抗戰事業,將抗戰的精神力量轉變為巨大的物質力量,徹底戰勝了日本帝國主義。抗戰勝利不僅是政治和軍事上的勝利,更是精神上的勝利。

抗戰精神是傳承初心使命的遠大情懷。今天,我們擁有一支強大的國防力量,GDP總量也已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這些似可告慰昔日以血肉之軀抗擊敵人炮火的先輩。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我國的綜合實力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人均GDP水平仍需奮起直追……在抗日戰爭中拼洒熱血的先烈所期望的定不止於此。中國共產黨人救國為民的初心使命,在抗戰中彰顯,在新時代延續。中國共產黨人所領導的全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的偉大抗戰精神,就是新時代共產黨員砥礪初心使命的情感追尋和情懷傳承。

抗戰精神是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動力。新時代,我們所為之奮斗的事業,其艱巨復雜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歷史上的任何一場偉大斗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越是接近實現目標的時期,往往也是困難和壓力最大的時期,是最考驗精神和意志的時期。隻有繼續大力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才能不斷強固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凝聚起全體人民的力量,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一起承擔民族復興的神聖責任﹔才能弘揚中華民族不折不撓的頑強意志,在遇到各種干擾和阻力時,能夠始終保持政治定力和高昂斗志﹔才能保持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激發中華民族非凡的創造力,銳意改革、攻堅克難,不斷奪取新時代偉大斗爭新勝利。

偉大斗爭的勝利需要強國強軍的力量保証

近代以來,帝國主義列強特別是日本軍國主義之所以肆無忌憚地對我發動侵略戰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舊中國國力衰弱,國防落后。國弱則軍衰,軍衰則挨打。

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是黨的戰略抉擇。習近平主席指出:“近代以后,中華民族遭到了列強長期侵略和欺凌,但中國人民從中學到的不是弱肉強食的強盜邏輯,而是更加堅定了維護和平的決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我們留下的最寶貴的啟示,就是必須毫不動搖走和平發展道路。”這就深刻闡明了,走和平發展道路,既是中國從歷史的經驗與教訓中得出的堅定信念,也充分展現了中國人民對實現自身發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

強國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經濟基礎。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我們要抓住機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使國家更加富強,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斷發展起來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發展道路。通過爭取和平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以自身發展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不斷提高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

強軍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安全保証。我們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和平彌足珍貴,但歷史告訴我們,和平往往會突然破碎,戰爭往往會突然降臨。我們要高度警惕國家安全威脅,決不允許歷史悲劇重演。一個國家往往在兩個時期面臨的外部壓力最大,一個是積貧積弱之時,另一個是發展振興之時。現在,我國正處在由大向強發展的關鍵階段。我們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面臨的外部風險和考驗就會越多,同各種敵對勢力的斗爭就越激烈。面對這些情況,如果缺乏清醒認識、不能有效應對,就無法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如果沒有一個鞏固的國防,沒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和平發展就沒有保障,中國夢就難以真正實現。戰爭不相信眼淚,強軍才能安邦。

(敖鋒系國防大學文理學院副教授、孫文雅系國防科技大學文理學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竇薇、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