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令人難忘”

多國青年參加首屆“中國式現代化與城市發展”暑期班——

“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令人難忘”

賈平凡 王曼曼 王璽荷 唐雅晴 嵇雨軒

2023年08月27日09: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圖為8月9日,暑期班學員參觀中軸線時,在前門大街合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供圖

近日,首屆“中國式現代化與城市發展”國際學員暑期班暨2023年友好城市官員專題研修班(以下簡稱“暑期班”)在北京舉辦。本次活動為期兩周,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主辦。來自28個國家的50余名國際學員通過“專題課程+實踐考察”模式,沉浸式體驗中國文化,零距離感受中國發展成就。

在接受採訪時,多名學員表示,在中國的所見所聞令人難忘,中國式現代化成就令人驚嘆,中國城市發展經驗值得借鑒,他們願為中外友好交往積極貢獻力量。

學習之旅收獲多

8月7日,暑期班一行抵達實地考察的第一站——北京市通州遠洋樂堤港。登頂大運河畔這座極具設計感的建筑,憑欄遠望,旖旎風光盡收眼底。“沒想到,數千年前由人工開鑿的大運河竟如此寬闊!”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土耳其籍教師杰姆·艾恩被運河商務區古今交融的風貌深深吸引。

在北京,古今交融的地方不隻這一處。故宮博物院、前門大柵欄、北京市城市規劃展覽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八達嶺長城……在此次暑期班行程中,學員們一路走一路看,沉浸在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城市文明“牽手”的魅力中。

墨西哥奇瓦瓦自治大學孔子學院學員埃雷拉·南希(中文名“何研夕”)表示:“這是我第三次來中國,每次都能領略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山水風光。現在,不管在哪兒,看到關於中國的人和事,我都倍感親切。”

北京外國語大學阿根廷籍學生羅梅羅·卡米拉主攻國際關系專業。她表示:“中國歷史啟迪了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實地參觀承載中國歷史文化的地標景點,我對中國式現代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盛夏時節,北京處處綠意盎然。暑期班一行沿著北京中軸線一路向北,來到2022年北京冬奧會會場之一——海坨山。乘纜車登頂,沿途青山蒼翠,雲霧繚繞,山間規整的場館道路由清晰漸至朦朧。中國工商銀行(歐洲)股份有限公司法國籍職員馬爾戈恩·埃爾萬(中文名“二萬”)感嘆道:“終於有幸親眼看到北京冬奧會場地!”

“纜車外風景優美,纜車內氣氛友好——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共處一室,其樂融融,這趟旅程堪稱完美。”南非約翰內斯堡大學教師西春格·基爾(中文名“史康”)興奮地說。

“我真想在這裡住一晚。”參觀完延慶冬奧村,泰國曼谷市政府國際事務辦公室對外關系官員皮皮查·科德曼妮戀戀不舍,“雖然北京冬奧會已經結束,但冬奧村可以改建成酒店或者旅游景點。這不僅可以為當地帶來經濟收益,也可以為前來旅行的人提供食宿便利。”

此次暑期班,“干貨滿滿”的專題課程也令學員們大呼過癮。“中國式現代化與城市發展概論”“新時代中國出境旅游消費趨勢與行為特點”“城市綠色經濟”……北京外國語大學德國籍學生卡塔琳娜·瓦倫蒂娜對課程如數家珍:“老師以真實的案例說明了中國城市化漸進性、均衡性等特點,詮釋了全體人民共享理念。”

解疑之旅驚嘆多

“中國城市現代化的速度十分驚人。”在考察雄安新區時,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摩洛哥籍學生拉什迪·阿卜杜勒卡德(中文名“劉文浩”)說:“雄安印象展覽館的講解員向我們展示了雄安新區過去和現在的照片。很難相信這麼多高樓大廈、科技園區都是在最近幾年內建成的。”

中國式現代化取得巨大成就的關鍵是什麼?此次暑期班,不少學員帶著問題而來。

科技創新是答案之一。科技發展的“中國速度”令暑期班一行感嘆不已。

在北京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展廳內陳列著一輛輛智能純電轎車,試驗中心配備的是國際先進測試設備,自動駕駛示范區停放著不同型號試駕車……暑期班學員體驗了一場由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科技盛宴。

中國工商銀行波蘭支行的波蘭籍職員謝德利克·巴特洛米(中文名“謝林楓”)在體驗試乘后說:“太不可思議了!這輛汽車在路上行駛時那麼平穩,刷新了我對電動汽車的認識!”

“中國科技創新走在世界前列。”在北汽藍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緬甸籍學生麥特塔(中文名“沈甜”)非常喜愛自己乘坐的一輛電動汽車,“在駕駛過程中,工作人員介紹了這輛智能純電轎車的多種功能,讓我大開眼界。此外,這輛車的設計還融入了滿滿的人文關懷。”

近年來,數字化大大提升了中國城市治理水平。參觀完中國電信智慧城市產業園區,南非豪登省增長與發展局局長扎內·法顧德說,“此前,我對‘智能城市治理’的認識,隻有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我了解到,城市治理中的交通管理、環境監測、治安監控等都可借助大數據優化。南非和中國在城市治理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目的。“中國人民勤勞且富有智慧,他們的創造力和奉獻精神是中國式現代化成功的關鍵。”羅馬尼亞克盧日納波卡醫藥大學博士莫羅桑·阿德裡安說。

12345是政務服務便民熱線。8月15日,在12345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的業務大廳中,學員們紛紛戴上耳機,親身體驗業務員熱線服務過程。

在體驗中,匈牙利德布勒森大學孔子學院教師科瓦奇·埃裡克(中文名“柯睿克”)看到了中國社會治理成功的秘訣,“正是因為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中國政府才能為人民提供這麼好的服務,並帶領國家取得如此迅速的進步。”

中國傳媒大學坦桑尼亞籍學生姆普亞·艾德琳表示:“在中國,一個電話就能幫助有需要的民眾聯系到不同部門,解決很多問題。這種集中式服務模式很獨特,讓基層治理更加深入群眾,值得非洲國家借鑒。”

友好之旅啟發多

“回到歐洲,我要與家人朋友分享中國之旅的所見所聞,促進中法交流。”回顧此次研學之旅,馬爾戈恩·埃爾萬感慨頗多:“這兩周,我和來自全球不同國家的學員一起學習內容豐富的課程、參觀名勝古跡、探訪多家不同類型的公司和機構……這些經歷讓我們對中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就令人驚嘆。”

“每天逛了哪些景點,體驗了哪些中國特色文化,我都會和家人交流。”北京外國語大學波蘭籍學生普沙洛佩克·亞歷山德拉(中文名“蒲杉杉”)說,“我是家人了解中國的‘新聞渠道’。這次暑期班,我給家人們帶去了很多關於中國的新鮮見聞。”

扎內·法顧德用鏡頭記錄下每場活動的珍貴瞬間。臨行前,她挑選了一張中國“三座未來城”——雲上城、地上城和地下城模型的照片,將其作為禮物帶給家人。她表示,要以此激勵侄子侄女將來到中國深造,親身體驗中國式現代化的魅力。

北京外國語大學俄羅斯籍學生克利肖斯凱特·亞洛斯拉娃(中文名“柯亦蘭”)將拍攝的照片發給家人:“我父母看后,鼓勵我多通過實地參觀了解中國的真實狀況,希望我多積累與中國發展經驗相關的知識。”

白俄羅斯明斯克國立語言大學教師卡爾波維奇·漢娜表示,這次經歷不僅提升了她的中文水平,也為她提供了豐富的中國歷史文化素材。“我計劃將這些素材融入自己的課程中,激發學生們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興趣。”

日本關西外國語大學學生西森優花表示,與一些西方媒體報道的中國不同,真實的中國可信、可愛、可敬。“以前,我對北京的了解都來自社交媒體和西方新聞報道。這次,實地探訪故宮、12345熱線服務中心以及一些科技公司等,我對中國的印象大為改觀。北京是一座貫通古今的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程度超出我的想象。”

“過去,在我印象裡,中國是一個古老的亞洲國家,有熊貓、功夫和美食。這次來中國后,我發現這裡科技很發達,現代化程度很高。”姆普亞·艾德琳直言,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為非洲樹立了榜樣。她打算繼續留在中國,前往不同的城市體驗當地獨特的發展模式,學有所成再回坦桑尼亞。

暑期班結束了,但學員與中國的緣分剛剛開始。“今年9月,我將在中國開始為期一年的中文學習,期待在中國收獲更多美好故事。”埃雷拉·南希說。

(責編:任俊潔、劉師豪)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