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才

頂尖人才緣何對雄安情有獨鐘

  頂尖人才緣何對雄安情有獨鐘 ——“百家創新平台雄安行”活動觀察 50多名頂尖科學家,170余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機構負責人走進雄安,共商科技發展新趨勢﹔40家高水平創新平台集中發布63項前沿科技成果﹔16家高水平創新平台與雄安新區簽訂合作意向書,11個頂尖人才項目揭牌、12個頂尖人才項目簽約…… 11月17日,“百家創新平台雄安行”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一串串數字,彰顯此次活動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為雄安凝聚豐富的創新要素,匯聚起澎湃科創動能。 為何這麼多頂尖人才對雄安情有獨鐘? 硬核支持,讓重大項目落地順暢 中國工程院院士、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王華明領銜創辦的重大裝備金屬新材料項目,已在雄安落地。

雄安新區舉辦“百家創新平台雄安行”活動

“百家創新平台雄安行”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紅攝

  人民網雄安11月17日電 (記者王紅)11月17日,“百家創新平台雄安行”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活動通過主題會議、合作對接、簽約揭牌、參觀考察等方式,進一步增進各創新平台對雄安的了解,全面展示雄安科創環境、人才發展生態,共商科技發展新趨勢,加快科技創新要素向雄安匯聚,促進更多科技成果落地轉化,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百家創新平台雄安行”活動現場。

雄才“雁陣齊飛” 奔赴未來之城

  “雄才十六條”實施一年來,充分發揮引才“強磁場”效應 雄才“雁陣齊飛” 奔赴未來之城 千年大計,人才為本。 2023年11月7日,雄安新區重磅發布《關於打造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推出人才引進及重大平台落地獎勵等16條政策措施(下稱“雄才十六條”),充分彰顯雄安人才工作的新思路和大格局。 政策大棋落子,人才紛至沓來。

京冀攜手,為留學人員搭建就業創業平台

  京冀海外英才雄安行活動舉辦 京冀攜手,為留學人員搭建就業創業平台 10月17日,以“新質雄安 留創未來”為主題的第二屆“海聚燕趙”河北省留學人員交流暨京冀海外英才雄安行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 “我的研究方向是新能源材料。前兩天,我在北京參觀了解了各有關單位的招聘情況,今天來到雄安新區,繼續了解這裡的發展情況和人才政策,這讓我對北京和河北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希望將來能夠進入北京或河北的高校從事教學、研究工作,能為京冀兩地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雪晴帶你看雄安丨第十一期:雄安打工人的下班生活之青年夜校

   人民網聯合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推出《雪晴帶你看雄安》系列節目,展現雄安新區建設發展成果,回應社會各界對雄安新區的關切。今天推出第十一期:雄安打工人的下班生活之青年夜校。

好city︱雄安如何發展新質生產力?網友支招:因地制宜依托疏解資源

  雄安新區將創新刻進基因裡,加速打造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重要策源地,創新要素、資源不斷匯聚,創新場景持續更新,創新動能始終澎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作用充分顯現。這樣一座拔節生長的“未來之城”如何更好發展新質生產力?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有網友給出建議:雄安新區應充分依托疏解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留言截圖 該網友認為,首先,雄安新區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集中承載地,在疏解過程中,雄安新區可吸引和集聚高端、高新要素資源。

河北省舉辦留學人員交流活動 613人次達成引進意向

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王紅攝

  人民網雄安10月18日電 (記者王紅)10月17日,第二屆“海聚燕趙”河北省留學人員交流暨京冀海外英才雄安行活動在雄安新區舉辦。河北省及雄安新區100余家省屬高校、科研院所、國企央企、專精特新企業等重點用人單位,攜2447個優質崗位參加活動。700余名海外留學人才參加招聘,達成引進意向613人次,擬錄用184人。

雄安新區舉辦2024年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

1

  人民網雄安9月25日電 (蘇春丹)9月25日,由河北省人社廳人才服務中心、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公共服務局、河北雄安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黨群工作部及雄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24年河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雄安新區專場招聘會暨河北雄安新區大型人力資源招聘會”在雄縣啟動。此次活動以“穩崗就業 聚才發展”為主題,旨在通過搭建高效便捷的對接平台,推動畢業生及退役軍人、回遷群眾等社會各類求職人員實現高質量就業。 招聘會現場。

雄安的100多億支持資金能給誰?

   近日,雄安新區召開2024年半年工作會議,全面總結上半年工作成效,系統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下半年工作任務。這場重要的會議,透露了哪些信號?人民網即日起推出系列文章,將會議看點進行梳理解讀,回應社會

我在雄安當老師

  人民網雄安9月10日電 (記者宋燁文)紅牆、槐樹、格子間、小圓臉……在雄安史家胡同小學2樓的教師辦公室,正在批改作業的畢萌“水靈靈”地出現在記者面前。 辦公室內,畢萌正在整理學生作業本。人民網記者 宋燁文攝 1998年出生的畢萌是雄安新區容城縣人,2021年大學畢業后回到家鄉工作,現在是雄安史家胡同小學3、4年級的一名英語老師。

上一頁1 2 3 下一頁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