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雄安网

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超万亿元 雄安“亮”出“十四五”成绩单

2025年11月14日18:21 | 来源:人民雄安网
小字号

人民网雄安11月14日电 (刘师豪、于雪晴)今天,“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雄安专场)在雄安新区举办。发布会上,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波介绍,“十四五”时期,雄安新区每年保持2000亿元投资规模,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7.1%,累计完成投资工作量超10000亿元,实现了拉框架、显雏形、展五新、聚要素、上台阶目标任务。

c07c1f1d7962433b9488015398234b40

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刘师豪摄

高质量疏解达到预期效果

首批疏解的中国星网、中国华能、中国中化总部入驻运营,中国矿产总部主体结构封顶,4所高校、2家医院全面建设;第二批疏解项目有序开工;400多家央企分支机构、4000多家北京来源企业落地雄安。

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地见效,278项京雄“同城化”政务服务应用场景全面落地,疏解对象的创新创业环境、居住生活环境、薪酬待遇水平不低于北京。

大规模建设保持强劲态势

雄安新区总开发面积覆盖近215平方公里,5300多栋楼宇拔地而起,入廊管线超1000公里。启动区、昝岗片区和东西轴线、京雄快线等加快建设,容东、容西、雄东片区繁荣发展。

“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全面形成,“四纵两横”高速铁路网加快推进。打造了商务服务中心、国贸中心等一批体现“雄安质量”的标杆项目。编制“好房子”标准,发布地方标准123项。数字城市运行体系基本形成。

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雄安高新区、科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等一批产业平台、主题楼宇、孵化载体建成运营。

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人工智能、新材料、数字科技、金融科技、绿色能源6大产业聚集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产业生态加快形成。

未来之城场景汇、系列“雄安行”活动和雄才十六条政策叠加效应明显。

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初步形成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21个部门、4个片区管委会挂牌运行,大部门、扁平化、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全面实施。

区划代码、冀X牌照、邮政编码落地使用。“两级管理、三级服务”“一支队伍管执法”治理格局和“公益类+经营类”城市分类运营模式加快形成。

文体旅事业高质量发展,体育中心、图书馆正式营业,荷花淀派文学馆开馆运营,“雄安”APP上线运营,雄安日均舆论热度稳定在2亿以上。

累计建成林荫停车位2427个、足球场322个、直饮水点150处。

采用委托运营、授权经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雄安集团打造“新型城市运营服务商”。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立体制机制新高地

明确12个方面175项改革任务,以项目化、工程化、系统化思路推进落实,形成一整套覆盖城市规划、建设、土地、投融资、国资、社保、人才、公服、住房、管理、运营等方面具有雄安特色的体制机制。

坚持“高效办成一件事”和“零障碍办好每件事”,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一会三函”审批时限压缩至12天,施工许可审办压缩至2天。

建立推行“上门帮、马上办、即时结”管家制度,促进项目“拿地即开工”。

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等开放平台入驻企业成倍增长。

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卓有成效

深入实施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科学补水、严密防洪“五大工程”,成功应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白洋淀淀区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标准。

栖息野生鸟类296种,较设立前增加90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青头潜鸭、一度被认为在中国绝迹的彩鹮等落户白洋淀。

森林覆盖率由设立前的11%提升至35.1%,城市公园体系逐步成形,“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处处是游园”成为现实。

和美乡村建设深入推进,“三清一绿”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高星级绿色建筑占比、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改善提升

平稳有序安置16.9万回迁群众,实现村民向市民的转变。累计建成高品质市场化住房6.26万套,实现现房销售、职住平衡,所见即所得、交房即验房。

深入实施就业、创业、产业、物业“四业并举”,增加群众工资性、投资性、财产性、转移性“四项收入”,用好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用地“三块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新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05所,北京四中、人大附中、疏解高校附中牵头集团化办学,雄安宣武医院运营良好,80家养老服务设施、15家卫生服务站、75个儿童友好实践基地、19个青年夜校投入运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

(责编:杨文娟、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