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雄图”,读未来
今年9月27日,雄安图书馆正式向公众开放。一个多月来,已迎来访客20余万人次。这座形如书卷徐徐展开的建筑,不仅是新区一座崭新的文化地标,更是未来之城建设理念的具象化呈现。在这里,我们读到的不仅是书籍,还有一座城市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打破时空界限,让阅读变得方便快捷。雄安图书馆以智能服务重塑公共阅读新体验,打造了“爱心智送”体系:读者在爱心阅览室扫码借书,馆员负责将图书放置在爱心智阅机器人上,由机器人从各楼层配送至爱心阅览室。智送服务更延伸至馆外,借助智能配送网络与车路协同技术,图书可精准送达高校、企业与社区。
先进技术赋能,是实现普惠阅读的关键支撑。雄安图书馆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让服务更具温度与精度。“智能馆员”机器人依托海量数据资源及大模型技术,提供多模态交互式咨询与书籍解读。AI智能荐书能根据读者语言描述精准推荐书目。视障人士专用设备、盲文专区和有声读物库则保障了特殊群体的阅读权益。技术在此不仅仅是工具,还成了传递人文关怀、实现阅读公平的桥梁。
优化阅读空间,是满足多元需求的重要途径。图书馆在空间布局上秉持“动静分离、低动高静”原则,既为需要专注的读者辟出静区,也为开展交流活动预留空间。亲子绘本区、儿童阅读区、青少年自习区的分龄设计,体现了对青少年读者的细致关照;休闲阅览区与露台茶歇区则营造出松弛的阅读氛围,让图书馆成为适宜全民驻留的精神家园。
创新服务模式,能有效激发公众的阅读热情。雄安图书馆推出的“你选书我买单”服务,将选书权交给读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响应;定期举办的各类阅读活动,兼顾娱乐性与教育性,让阅读从一个人的探索转变为可分享、能共鸣的文化生活。
在“雄图”,我们在阅读中遇见未来。在这里,科技与人文共舞,传统与创新交融,个体求知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那些在书架间驻足的身影,在屏幕前凝思的脸庞,正在用阅读完成与未来的对话。(李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