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赋能河北产业集群,为“传统”添“活力”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观察

以“星辰大海”为主题涂装的京雄快线智能列车模型在雄安新区首次亮相,“活蹦乱跳”的机器狗和“多才多艺”的机器人引得游客纷纷围观,简约复古的草编包竟然被“哄抢”……
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览会河北展区内,参观者被机器人吸引。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9月20日,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启幕。3天来,到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创新成果展览会河北展区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河北展区的主题为‘设计赋能产业升级’,汇聚了河北省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群代表,集中展示了河北工业设计在推动制造业转型中的突出成就。”展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借助工业设计,河北众多特色产业集群实现了从“制造”向“智造”与“创造”的跃升。
当工业设计遇上产业集群,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记者在河北展区内寻找答案。
大名县展区的工作人员正在介绍黑芝麻口服液。人民网 席彪摄
“香油大家都知道,是由芝麻磨出来的,主要是当成调味品,但是这款香油‘口服液’你们听过吗?想不想尝尝什么味道?”开展当天,邯郸市大名县展位的工作人员高赛向众人介绍着此次展出的一款新产品——黑芝麻油口服液。
看到“能喝的香油”,记者来了兴趣。
“小磨香油是大名的特色,但是传统意义上的香油基本上只会用来炒菜做饭,销路较为单一,而且没什么人会直接喝香油。我们当地的企业别出心裁,将香油做成能喝的饮品推向市场。”大名县工业服务专班副主任申文琦说,“黑芝麻油口服液每支10毫升,富含丰富的维生素E和硒,还起到润肠通便的效果。”
申文琦介绍,大名县有大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小磨香油、花生、面粉制品是特色,但这些农副产品限于自身“属性”,很难受到新的消费群体青睐。通过将产品的外观、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开拓新市场,这便是工业设计的价值所在。
记者发现,同展区内的草编挎包也颇受年轻女性的喜爱。“草编挎包的原材料就是小麦秸秆,大名是小麦种植大县,小麦的秸秆有韧性、光泽度好,非常适合编结。大名草编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也越来越高。如今,秸秆可以加工制作成包、帽子、垫子等日用品,还能设计加工成贴画、壁画,惟妙惟肖。”申文琦拿过一个挎包,“秸秆制作的包又轻又结实又好看,很适合出门旅行或者装大件物品。上架后销路也很广,经常出口到海外,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可谓环保又美观实用。”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展区内的杏仁露产品。人民网记者 宋烨文摄
尝了香油“口服液”,记者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展区又发现了“新口味”。
“杏仁露都喝过,陈皮杏仁露跟咖啡杏仁露有喝过吗?”围场展区的鑫达商贸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刘亚彬向记者分享了关于“画木兰”杏仁露的创新故事。
“这款陈皮杏仁露,通过差异化的杏仁露饮品包装,融合南北风味,创新调配出包含了南方陈皮醇厚、北方杏仁馥郁口感的‘鎏金小蛮腰’,在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IDEAS创新产品大赛中荣获优秀产品奖,销路由此多了不少,如今供货网点已超过3000家,除了承德外,北京、天津、西安等城市都有上架。”刘亚彬说。
采访中,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郭朋走来介绍,展区里还陈列着“珠宝首饰”。记者走近一看,原来是晶莹剔透的钻石。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展区内的“绿钻”。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主办方供图
“这些钻石并非传统矿产,而是依托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与金刚石材料研发、工业设计深度融合,以‘绿电造绿钻’模式生产的高科技产品。”河北投石晶铠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绿钻”产品达成绿色能源、高端材料与设计创意的三重价值叠加。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拥有清洁能源特色产业集群,“绿电造绿钻”的创新实践正是当地清洁能源“发储用”闭环的生动缩影,为县域新材料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围场方案”。
在河北展区,记者感受到设计在悄然改变着产业格局,它让区域产业更具竞争力,也让“河北制造”走向更高水平的舞台。
河北省有107个重点特色产业集群,这些集群内已培育173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8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支撑起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基本盘”。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集群实现营业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5.1%,发展态势稳中趋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