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解进度加快!继中国华能之后,中国中化疏解员工集体入住雄安新区

人民网雄安8月22日电 (记者王红)“您好,您是哪个房间,我带您过去。”在雄安新区华望城咏华园小区,身穿蓝色马甲的志愿者向迎面走来的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化”)员工热情地打招呼。
8月21日下午,中国中化132名员工集体入住咏华园,这是继7月28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120名员工正式入住雄安新区安居保障房后,又一疏解单位员工集体入住。
当天,雄安新区当地组织了百余名志愿者,通过“一站式”手续办理、行李搬运、住房使用指引等标准化服务为中国中化员工提供全程协助。此次入住,也标志着雄安新区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疏解央企员工安居取得新进展,也为后续更多央企疏解提供了实践经验。
中国中化员工入住现场。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在通过登记、领取入住礼包后,中国中化的员工们分别前往各自的房间。“小区有专门的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区,以后下班带孩子下楼玩特别方便。”沿途,志愿者们一一介绍居住区域的设施设备、共享空间、周边交通等情况。
入住员工办理登记。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记者跟随一名员工走进房间,看到沙发、电视、茶几、衣柜、床、冰箱、洗衣机、燃气灶一应俱全。客厅桌子上还摆放了衣架、水壶、纸杯等生活用品。“网络已经给您连接上了,这里有个单子,您对照检查一下,看其他设施是否有什么问题?”志愿者将一张纸递了过去。
据河北雄安保障房安居工程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这一批中国中化员工入住前一周,他们对房屋设施进行了逐户检查,小到窗帘轨道是否顺滑、灯具开关是否灵敏,大到空调制冷制热效果、家具稳固程度,都一一进行了测试调试。
“这附近有什么好吃的?”进屋安顿好行李,这名中国中化的员工便打听起小区附近的情况。她说,“以前来雄安住的是酒店,今天之后我们在雄安新区也有了自己的家。”
入住员工向志愿者了解周围环境。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还有一名中国中化员工告诉记者,最让他满意的是通勤时间,从小区到公司开车只要十几分钟,比在北京上下班节省了近两个小时。“这么便捷的交通,感觉生活质量变得更好了。”
雄安新区住房管理中心房屋租赁管理组组长田壮介绍,在承接疏解过程中,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整体搬迁央企的多数员工首先以租房方式解决居住问题。因此雄安新区为每个市场化住房项目安排了不低于30%的机构租赁住房,与销售型住房同规划、同设计、同建设、同交付,共享公服配套和基础设施,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空间布局,为职住平衡奠定基础。
“目前,雄安新区已经为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疏解单位提供了约1500套高品质周转住房。”田壮说,“雄安新区还构建了‘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多层次、阶梯化产品序列。疏解人员可以根据工作地、通勤条件等自由选择居住地,不同收入层次、不同居住需求的人员都能租到合适的房源。”
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是首批落户雄安新区的疏解央企总部,中国中化大厦、中国华能集团总部基地相距仅300多米,其员工入驻办公在即。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8月20日在上述两家央企总部调研时表示,要坚持一切工作服务疏解、配套疏解、支撑疏解,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品质,提升城市运营管理水平,主动靠前做好服务保障,让疏解单位和人员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