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雄安网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践行” “垃圾分类”正成为雄安低碳生活新时尚

2025年08月08日10:27 | 来源:人民雄安网
小字号

人民网雄安8月8日电 (记者王红)“以前易拉罐、塑料瓶、纸箱子等,量小了废品回收都不愿意上门收,攒得太多,影响家里环境不说,还有安全隐患。”在雄安新区璟云庭二区地下车库,居民马女士一边将手里的塑料瓶投放进一台机器一边说道,“自从雄安集团在我们小区安装了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箱,不仅解决了刚说的问题,而且积分还能兑换现金,或换取生活日用品,真是太好了!”

璟云庭二区位于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张市社区,建筑面积9.47万平方米,是雄安新区首个市场化项目先期交付的小区之一。在交付之初,中国雄安集团生态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态建设公司”)便牵头在这里创建起“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如今,“垃圾分类”正在这里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璟云庭二区小区。张莹摄

璟云庭二区小区。张莹摄

从抵触到接受 多方合力破解推行难题

“垃圾分类推行初期,小区居民普遍觉得‘没必要’‘太麻烦’,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抵触情绪。”生态建设公司环卫事业部工作人员但海均坦言。为破解这一难题,生态建设公司联合中国雄安集团城市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市发展公司”)、河北雄安城市发展生活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城市服务公司”)成立工作专班,制定了详细的小区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志愿服务活动方案。

工作专班组建了雄安新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以党建联建为契机,通过投放点值守引领分类、入户宣传、进校园讲解、定期组织“生态回收日”活动,以及邀请居民和学生参观“无废城市”宣教基地、光大生态产业园垃圾分类处理实景等,让居民直观感受垃圾分类的意义。

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生态建设公司供图

居民进行垃圾分类。生态建设公司供图

为了让垃圾分类宣传更接地气,生态建设公司印制了图文并茂的分类指南,并创建了“垃圾分类 环保同行”抖音账号,发布趣味短视频扩大垃圾分类“朋友圈”。同时,通过张贴宣传画、绘制标语、制作景观小品等,在小区大门口、空地、地库墙面、楼栋大厅等区域营造浓厚宣传氛围,既美化环境又提升影响力。

志愿者开展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志愿者开展的垃圾分类系列活动。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此外,生态建设公司和城市服务公司还联合免费向居民发放“两桶两袋”(厨余垃圾桶、其他垃圾桶,收纳袋、垃圾袋),并评选优秀分类示范户,为前十名免费发放家用电器、生活用品等奖励。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队员向居民发放垃圾桶。生态建设公司供图

“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队”队员向居民发放垃圾桶。生态建设公司供图

在多方努力下,居民的思想逐渐转变。“一开始觉得垃圾分类麻烦,但看到这些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的垃圾分类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很多家长都说现在在家垃圾不分类,孩子就会过来‘教育’大人。”居民石先生说。

科技赋能 智能设备激发参与热情

目前,根据示范小区楼宇分布,地下车库共设置了10处垃圾分类投放点。2024年下半年,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对其中2个投放点引进了智能分类投放箱,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分类投放积分和兑现,大幅提升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站。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智能垃圾分类回收站。人民网记者 王红摄

“居民免费注册后,投放时输入注册号码选择投放类别,正确投放后便能根据重量换算积分,积分可微信提现,或兑换洗衣液、毛巾、香皂、垃圾袋等生活用品。”华望城精品住宅项目负责人佟庆介绍,这一举措让居民意识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实现了“投废变宝”的良性循环。

据统计,2024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智能分类投放箱注册居民已达350余人,累计积分提现340余次,最高单户提现达118元,极大地激发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

全链条闭环管理 从投放到处理无缝衔接

作为雄安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生态建设公司不仅在前端引导和设施完善上持续发力,更在“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全链条关键环节展现专业担当。

生态建设公司环卫事业部党支部书记、部长哈晓亮介绍,在垃圾收运环节,公司配备了专业分类运输车,严格实行“厨余垃圾专车直运、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等专项收集、其他垃圾定时定点压缩收运”的模式,避免源头分好类的生活垃圾“先分后混”。

“这些垃圾被分类运输到光大生态产业园,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污泥粪便和医疗垃圾等在这里得到终端分类处理,实现了雄安新区的垃圾分类全链条硬件和技术的全覆盖。”哈晓亮说道。

下一步,生态建设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垃圾分类的参与范围,通过上门服务、党建联建、问卷调研等方式了解居民需求,提供更精准的服务;持续壮大志愿团队,创新宣传形式,让分类意识更加深入人心;探索“垃圾分类+生态宣讲”模式,让绿色理念从社区延伸到学校、企业,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责编:林福盛、付兆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