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深一度”系列解读:
推动教育发展“上台阶” 雄安新区与知名高校的“双向奔赴”

今年上半年,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相继官宣“牵手”雄安新区。优质教育资源持续导入,让这座“未来之城”的“妙不可言、心向往之”进一步具象化。
这三所“双一流”高校,将在哪些领域同雄安新区加强合作?又会带来哪些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有序推动雄安校区建设
6月20日,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姜泽廷、校长马怀德、党委副书记黄瑞宇,副校长刘艳红、王洪松一行到雄安新区考察调研。
此次调研行程信息量颇丰,中国政法大学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政法大学雄安研究院揭牌成立。官方新闻还显示,双方围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实际需求、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有序推动中国政法大学雄安校区建设等方面深入交流。
这是中国政法大学雄安校区首次得到官方“曝光”,中国政法大学也成为第12所官宣或提及其将建设雄安校区的在京重点高校。
目前,雄安新区首批4所疏解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和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阶段,这4所高校均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五组团北部。
第二批5所疏解高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雄安校区已完成选址,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这5所高校均位于雄安新区起步区第一组团北部。
此外,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也都曾公开提及建设雄安校区的相关工作安排。
而关于雄安研究院,根据中国政法大学主要领导表述,该研究院是学校“一中心多基地”战略空间布局的重要一环,将在咨政平台共建、法治建设合作、人才培养交流、雄安新区法治政府建设、社会综合治理等与雄安新区领域深化合作。
早在今年2月15日,姜泽廷、马怀德便曾带队考察雄安新区整体规划和建设情况。
彼时姜泽廷表示,学校将全面对接雄安新区法治建设的战略需求,助力雄安新区创建国家级法治示范区,为雄安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马怀德提出,学校将充分发挥法学学科的专业优势,在立法咨询、干部培训、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等多个关键领域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为雄安新区的法治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助力雄安新区打造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建设的示范样本。
华东师范大学:两大平台揭牌
6月17日,华东师范大学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上,双方为“华东师范大学雄安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家校社政协同育人实验区”揭牌。
根据协议,双方将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教育发展规划、人才培养、家校社政共育、产学研融合等六大领域开展深入合作,推动雄安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华东师范大学“双一流”建设。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华东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参与雄安新区建设事业。下一步,学校将充分发挥在教育领域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与科研优势,依托“华东师范大学雄安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家校社政协同育人实验区”两大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做好政策规划,完善教师培养体系,在依法治教、产教融合、智能教育、国际化教育等领域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打造校地合作新典范。
华东师范大学位于上海市,由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政府重点共建,2017年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拥有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3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教育学、世界史,Ⅱ类:地理学、统计学,Ⅳ类:岛屿大气与生态、智能教育),第五轮学科评估中40%参评学科获评A类学科。现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
2024年7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曾作为代表高校之一与雄安新区容城县举办了校地合作签约仪式暨大学生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附中雄安学校选址落位
3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官方新闻显示,双方将探索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完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机制,打造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索打造高端高新产业聚集区,建设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探索打造校地城联动新高地,大力推进开展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和干部人才培训等工作。
3月26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与人大附中一行前往雄安新区开展党建联学共建活动,就探索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推动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展开深入调研。
人大附中暨联合学校总校党委书记、附中校长刘小惠表示,人大附中将按照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建设规划,依托人民大学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等落地雄安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创新平台,共同探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贯通培养路径,助力打造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周光礼表示,通过探索打造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建好人大附中雄安学校,探索实现“选育衔接”到“学研贯通”的全过程育人模式。
6月13日,《中国人民大学大中小学教育一体化综合改革示范基地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公告》(以下简称“项目”)发布。该项目位于雄安新区昝岗组团,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总建筑面积15.3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幼儿园、初中部、高中部等;二期总建筑面积2.7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国际高中部;三期总建筑面积1.93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小学部。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不含土地征迁费),总用地面积约296亩。
由此可见,上述项目即为人大附中雄安学校的建设内容。此外,记者从6月19日举办的雄安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获悉,人大附中雄安学校和雄安未来智造产业研究院选址位于昝岗组团中交未来科创城地块东南方向(登云路东侧)。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人民大学自2018年起援助雄安新区教育,派驻教师扎根人大附小雄安校区(原容城县沟西小学),组建研究生支教团赴雄安新区支教;召开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发展对话(2024),与雄安新区9个单位、集团开展合作,设立13个科研项目;组织师生到雄安新区开展社会实践,成立雄安新区引才工作站,鼓励优秀毕业生到雄安就业创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