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雄安网

雄安新发现6种鸟类  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48种

2022年11月30日18:21 | 来源:人民雄安网
小字号

人民网雄安11月30日电(施云娟、李雪晴)雄安新区新发现6种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鸟类花脸鸭,国家“三有”保护鸟类大山雀、棕眉山岩鹨(liù)、黑喉石䳭(jí)、普通秧鸡和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中华攀雀。至此,白洋淀野生鸟类增加至248种,较雄安新区设立前增加了42种,其中今年秋冬季新增了11种。这是从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局获悉的。

据介绍,雄安新区有关部门11月在白洋淀七间房水域和羊角淀监测到不在新区鸟类名单之列的鸟类,经邀请专家鉴别,确认了本次新增的鸟种。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5年来,雄安新区坚持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在大规模城市建设开始前,率先启动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如今人造森林茁壮成长,白洋淀水质持续改善。2021年,白洋淀淀区整体水质达到三类标准,为近年来最好水平,步入全国良好湖泊行列,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截至目前,白洋淀已发现野生鸟类2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45种,国家“三有”保护和其他级别鸟类193种。

附:新增鸟类简介

图为花脸鸭。贾国永摄

花脸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游禽,鸭形目鸭科,体长37-44厘米。雄鸭繁殖羽极为艳丽,特别是脸部由黄、绿、黑、白等多种色彩组成的花斑状极为醒目。胸侧和尾基两侧各有一条垂直白带。繁殖期主要栖息苔原带的沼泽、河口、湖泊和水塘中,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各种淡水或咸水水域中。主要以轮叶藻、柳叶藻、菱角、水草等各类水生植物的芽、嫩叶、果实和种子为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及华北地区,云南、广东及海南等地也有分布记录。

图为大山雀。王占强摄

大山雀,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鸣禽,雀形目山雀科,体长13-15厘米,中小型鸟类。上体为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栖息于低山和山麓地带的次生阔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也出入于人工林和针叶林。主要以金花虫、金龟子、毒蛾幼虫、蚂蚁、蜂、松毛虫、螽斯等昆虫为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内蒙古、河北、山西、青海等地。

图为棕眉山岩鹨。贾国永摄

棕眉山岩鹨,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鸣禽,雀形目岩鹨科,体长13-16厘米。头和头侧黑色,有一长而宽阔的皮黄色眉纹从额基一直向后延伸至后头侧,背、肩栗褐色具黑褐色纵纹,下体黄褐色或皮黄色,胸侧和两胁杂有细的栗褐色纵纹。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林地、河流、灌丛、农田等各类生境。以各种昆虫为食,也吃草籽、植物果实等植物食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辽宁、内蒙古、河北、北京、山东、河南、陕西、宁夏、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等地。

图为黑喉石䳭。张赓摄

黑喉石䳭,国家“三有”保护动物,鸣禽,雀形目鹟科,体长12-15厘米。雄鸟上体黑褐色,腰白色,颈侧和肩有白斑,喉黑色,胸锈红色,腹浅棕色或白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喉近白色,其余和雄鸟相似。主要栖息于丘陵、平原、草地、沼泽、灌丛等地。是一种分布广、适应性强的灌丛草地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河北、陕西等地。

图为中华攀雀。王占强摄

中华攀雀,河北省级保护鸟类,鸣禽,雀形目山雀科,体长10-12厘米。雄鸟顶冠灰,脸罩黑,背棕色,尾凹形。雌鸟及幼鸟似雄鸟但色暗,脸罩略呈深色。虹膜深褐色,嘴灰黑色,脚蓝灰色。一般栖息于近水的苇丛和阔叶树间。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其他季节多成群。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的叶、花、芽、花粉和汁液。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黑龙江、河北、河南等地区。

图为普通秧鸡。张学农摄

普通秧鸡,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涉禽,鹤形目秧鸡科,体长23-29厘米。头顶至后颈黑褐色,羽缘橄榄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榄褐色,缀以黑色纵纹。眉纹灰白色,穿眼纹暗褐色。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上无白色横纹。栖息于开阔平原、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沼泽、水塘、河流、湖泊等水域岸边。杂食性,动物性食物有小鱼、蚯蚓、蚂蟥等,植物性食物有嫩枝、根、种子、浆果和果实。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等地。

(责编:李雪晴、施云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