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乘一趟公交,“丈量”未來之城
一條公交線,“丈量”一座城。
雄安新區310路公交車,穿東西,貫南北,像一條流動絲帶,將啟動區、容東片區等核心區域重要點位串珠成鏈。

310公交線路圖(右下角始發站已延伸至東部社區服務中心)。資料圖片
司機王佔花在這條線上跑了近三年。她的公交導航圖,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更新一版——“圍擋拆了,樓宇多了,乘客笑臉也多了。”日前,為服務疏解人口,線路又新增了站點。
八年,雄安新區從“一張圖”邁向“一座城”,總開發面積達到215平方公裡,5300多棟樓宇拔地而起,累計注冊在雄安本級的經營主體逾4000家,累計完成投資逾萬億元……
初冬,搭乘310路公交車穿城而行。車窗兩側,城市風景次第展開:塔吊勾勒建設熱忱,現代樓宇拔地而起,公園景觀生機盎然,煙火社區溫暖落地……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的壯麗畫卷,正徐徐鋪展。
疏解的“始發站”
承接疏解筑牢城市根基
清晨,白洋澱晨光氤氳。310路公交車從新設的啟動區東部社區服務中心站緩緩始發,一路向西。
始發站,因服務疏解人口而設。
行至渥城路,南望,視線遠處的金融島、國貿CBD建設正酣。近處,“金蘆葦”造型的中國中化大廈挺拔矗立,剛剛入駐的職工步履匆匆。
10月9日,中國中化與中國華能兩家央企總部正式遷駐雄安。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

“金蘆葦”造型的中國中化大廈效果圖。
雄安全力構建政策服務體系,推行全流程“一站式”幫辦代辦,有效支撐疏解單位落地新區。
“來雄安,感受到家的溫暖。”中國中化員工楊高敏感慨。10月9日,中國華能、中國中化2000多名員工開啟雄安新生活。啟動區管委會聯合社區志願者、雄安集團城發公司,提供“一站式”手續辦理、行李搬運、住房指引等服務。
制度層面,雄安推動278項京雄政務服務“同城化”、209項資質資格互認﹔“雄安一卡通”實現公共交通、就醫等場景兩地互通。
2024年底,雄安新區邁出向城市管理體制轉變的關鍵一步:科學設置21個工作部門、4個片區管委會,堅持大部門、扁平化、精簡高效,全面強化行政審批與城市治理職能,推動實現“雄安事雄安辦”。
如今,央企在新區設立各類機構逾400家,4000余家來自北京的企業在此扎根。
創新的“樞紐站”
創新驅動激活城市智慧
車輛向北轉彎,從啟動區駛入容東片區。一路上,現代化的氣息扑面而來。
路旁,多功能信息杆柱上,信號燈、攝像頭、激光雷達密布其上:傳感設備捕捉車流與路況,將數據源源不斷輸送給“城市大腦”﹔交通信號燈依智能分析調節,織就一條看不見的“綠波帶”。
“在雄安開車,常能享受一路綠燈的暢快。”王佔花笑著說。
創新,植入雄安的城市基因。
轉眼間,310路公交車停靠“雄安之眼”——雄安城市計算中心。拱形的建筑,與水中倒影相接,宛若一隻明澈的眼睛,凝望未來。

雄安城市計算中心。雄安媒體中心供圖
這裡,既是人流樞紐,更是信息樞紐。
城市計算中心內,服務器藍光閃爍。作為整個新區的“數字大腦”,這裡吞吐著超過330億條數據,支撐起政務、規劃、生態等多維運算。大屏幕上,三維城市模型在數字運營平台漸次展開。
“在雄安,每一棟建筑、每一條道路、每一段管廊,都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証’。”中國雄安集團雄安城市計算中心工程師趙鬆說,“數字模型助力,城市運行更精准、更智慧。”
地下,容東片區城市綜合管廊如“動脈”般延伸,水、電、熱等管線有序排布。廊內近萬套智能感知設備,實時捕捉壓力、溫度等關鍵指標。
地上,城市計算中心輕點按鍵,某棟樓的3D模型、水電狀態一目了然。一次,系統發現一樓棟獨居老人長時間未用水,自動預警並派單至社區,工作人員隨即上門探訪。
目前,雄安已建成數字道路逾500公裡、智慧樓宇逾4000棟,5G網絡全域覆蓋。從政務、環保到交通、能源等多個領域,智慧應用加速落地。
綠色的“服務站”
藍綠交織繪就生態底色
車輛途經悅容公園,不少乘客下車。草色湖光,市民三三兩兩散步,享受清晨寧靜時光。
悅容公園融合傳統園林藝術與現代生態理念:北苑再現《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意境﹔中苑以塔為核,繪就大地詩畫﹔南苑庄重有序,盡顯古典園林風貌。


悅容公園。雄安媒體中心供圖
“周末我常帶孩子來玩兒。”從北京來到雄安工作的鞏文通說,“在這裡,親近綠色生態,感受千年文脈。”
“先植綠,后建城”,雄安新區不斷構建“一澱、三帶、九片、多廊”生態格局,打造“千年秀林”,推進白洋澱治理,鋪就藍綠交織生態底色。
郊野公園、悅容公園相繼開放,燕南堤美景“出圈”。建設8年來,雄安新區累計造林48.1萬畝,森林覆蓋率從11%躍升至35%。
水草豐茂,澱闊天青。“華北明珠”白洋澱重煥光彩——通過全流域治理、控源截污、生態補水等綜合施策,澱區水質從2017年劣Ⅴ類穩步提升至Ⅲ類以上,創下1988年有記錄以來最好水平。
綠色是生態底色,低碳是發展亮色。
在容東體育公園,園內的變電站連接著張北特高壓線——張北的風,點亮雄安的燈﹔壩上的光,溫暖新區的房。啟動區內,中國華能總部供能面積達8.8萬平方米,供熱系統全部使用可再生清潔能源,其中淺層地熱佔80%。
在新區,新開工項目高星級綠色建筑佔比已達100%,年減排二氧化碳超過140萬噸。
宜居的“終點站”
幸福可感譜寫人民之城
即將抵達終點南張堡,310路公交車窗外,明月園、康寧園、悅波庭……一個個現代化小區如畫卷般鋪展。
此前,一路上經過的北海幼兒園、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已投入使用﹔首批疏解的北京交通大學等4所高校正在加快建設﹔雄安宣武醫院已對外開診,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北大人民醫院雄安校(院)區已開工。“如今菜市場、超市、醫院、學校樣樣齊全,‘15分鐘生活圈’很方便。”王佔花笑容舒展。
緊緊圍繞民生需求推進城市建設。從“好房子”到“好社區”,從“好社區”到“好城區”,雄安新區系統性建設全面推進。棟棟新樓拔地而起,社區食堂、免費書屋、養老驛站星羅棋布,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務持續升級,居民幸福感不斷提升。

雄安新區新建小區。雄安媒體中心供圖
新區的房子“會呼吸”。金茂府小區,地源熱泵、24小時新風系統等創新科技走進生活。房子自己調節溫度——夏日無空調,室溫恆定在24至26攝氏度﹔寒冬無供暖,室內始終徘徊於22攝氏度上下。
新區的房子“有頭腦”。走進金融島壹號院,智能系統令人驚嘆。“小E管家,打開歸家模式。”工作人員輕觸平板,指令一出,窗帘閉合,燈光柔亮,音樂輕揚——科技,讓家更有溫度。
不止硬件,軟服務同步跟進。容東、容西、昝崗、啟動區等新建片區,實行“新區—片區”兩級管理與“新區—片區—社區”三級服務體系。不設街道,層級精簡,資源下沉社區。“生育登記、社保、醫保……這些事在社區就能辦,服務離百姓更近了。”啟動區管委會副主任李正昌說。
在文華社區便民服務站,新搬來的居民李萌勃為孩子辦理醫保登記,材料一交,現場辦結,“真方便,家門口就能辦成事。”
今年,雄安再向容東片區試點下放48項政務審批。“個體工商戶注冊登記等,今后不出社區就能辦理。”容東管委會副主任許俊霞表示。
如今,雄安的城市“身份”愈發清晰:133100行政區劃代碼、“冀X”車牌、專屬郵編等一一落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