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城綠色發展背后的“稅動力”
白洋澱碧波蕩漾、千年秀林生機盎然、燕南堤風景如畫……這既是生態蛻變的動人縮影,更是“未來之城”的呼吸節拍。8年拔節生長,雄安新區“藍綠交織”的生態畫卷徐徐鋪展。
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雄安新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積極推動綠色稅制落實,持續創新服務舉措,引導企業綠色低碳發展。

日前,雄安市民在悅容公園內晨練。河北日報記者劉光昱攝
用心服務,助力“華北之腎”展新顏
作為雄安新區的重要生態屏障,白洋澱在調節區域氣候、淨化水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新區設立后,白洋澱迎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系統性生態治理。在治理過程中,雄安新區稅務局主動對接、靠前服務,為參與白洋澱生態修復的企業提供全程服務。
中化學中科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土壤生態環境污染修復治理、固(危)廢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等業務的環保科技企業,2023年10月從北京疏解到安新縣。遷移疏解后,公司積極參與白洋澱生態環境保護,其承建的白洋澱重點村落(安新縣)隱性污染源治理項目是白洋澱生態修復的重要工程。
“稅務部門通過上門走訪等方式,面對面提示風險、解讀政策,指導企業准確申報、合規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小微企業六稅兩費等優惠政策。”中化學中科環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會計黃文秀說。
此外,針對白洋澱生態治理項目周期長、技術復雜的特點,雄安新區稅務局還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通過定期走訪企業,詳細了解污水處理、土壤修復等不同項目的工程進展和涉稅需求,為企業提供針對性政策輔導和涉稅風險提示,確保企業依法依規享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
“以稅控塵”,守護未來之城藍天白雲
晝夜不息的建設項目,勾勒出未來之城的成長軌跡。雄安新區稅務局充分挖掘綠色稅種的環保功能,持續創新“以稅控塵”措施,全力推進環保稅政策宣傳與服務,協助企業以控塵治塵降低稅費成本,助力雄安新區走好綠色發展之路。
施工面積是確定揚塵排放量的重要因素,也是計算環保稅的重要依據。“稅務部門工作人員向我們詳細講解了不同施工階段作業面積的核算規則與取數標准,幫助我們了解稅務法規、規避風險點。”北京市政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安新縣分公司會計李瑋琦表示。
針對新區建設項目多,揚塵環保稅稅源分散、流動性強等問題,雄安新區稅務局堅持“數據聯動、精准治理”思路,依托多部門協作和大數據技術,積極構建揚塵環保稅全流程精細化管理體系。
“稅務部門通過與新區建交部門建立常態化信息交換機制,按季度獲取項目施工面積、施工類型等數據,科學確定環保稅征稅范圍。”雄安新區稅務局稅政一科干部曹恩澤說,日常工作中,他們通過“納稅提醒+政策輔導+實地走訪”模式,實現稅源識別、日常管理、申報輔導、后續服務全流程覆蓋。今年前三季度,雄安新區實現環保稅入庫1383萬元,同比增長6.7%。
政策賦能,促進企業綠色發展
綠色發展理念,引領企業逐“綠”而行。雄安新區稅務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落穩落好稅費優惠政策,助力企業走穩綠色發展道路,為新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厚植綠色底色。
河北雄安寨裡混凝土有限公司是雄安新區的綠色建材生產基地之一。與傳統混凝土攪拌站污染大、生產粗放不同,該公司的生產具有綠色、環保、智慧的特點。針對企業研發創新特點,安新縣稅務局定期組織業務骨干“送課上門”,面對面解答企業在資料留存、費用歸集等方面疑難問題,現場指導完善研發費用輔助賬目,並對重點事項進行風險提醒。
“2024年,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81萬,為加大研發投入提供了有力資金支持。”該公司會計劉杰表示。
雄安光大生態產業園是雄安新區打造“無廢城市”的重要環節,2023年6月正式投產運營后,日處理垃圾規模達3160噸。針對項目環保屬性突出、涉及政策專業性強的特點,雄安新區稅務局組建“綠色服務專班”,上門解讀環保稅減免條件、“三免三減半”適用標准,幫助企業梳理涉稅節點、規范申報流程。
由於持續實現嚴格的環保排放標准,河北雄安光大生態產業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已累計減免環保稅286萬元。該公司財務負責人鄒猛表示,“省下的資金”被投入到煙氣淨化系統組合創新、滲濾液深度處理等環保工藝優化中,確保每一度電、每一份資源回收都經得起生態檢驗。
雄安新區稅務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扎實落實綠色稅制,引導企業在合規經營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城市典范貢獻更大的稅務力量。(康曉博、辛明翰、田東波)
來源:河北日報客戶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