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未來之城與萬千青年雙向奔赴

2025年11月13日08:5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未來之城與萬千青年雙向奔赴

讓青年人願意來、留得住、生活好

未來之城與萬千青年雙向奔赴

11月11日,雄安新區雄才大廈“雄才會客廳”內,年輕人聚在一起分享工作感受。 本報記者劉光昱攝

近日,年輕人在雄安新區容東綜合體育中心打羽毛球,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 本報記者劉光昱攝

清晨的陽光洒落,雄安新區啟動區文華社區的智慧食堂裡,年輕的上班族正享用熱氣騰騰的早餐﹔午后的雄安圖書館,處處有年輕人在查閱、學習﹔傍晚的容西職工文體活動中心,背著羽毛球拍的年輕人結伴而來,在球場上揮洒汗水、釋放活力……

8年多來,雄安新區持續建設青年發展型城市,從敞開大門廣納青年人才,到出台政策扶持就業創業,再到創新機制保障舒心生活,不斷釋放“強磁場”效應,吸引一批批青年才俊奔赴而來。

這座城市,已然成為青年人創新創業的熱土﹔這座城市,也因青年人的持續涌入而愈發朝氣蓬勃。

敞開大門

讓青年人願意來

今年國慶節前夕,北京科技大學研三學生牛健來到雄安新區研學。初到這片土地,他就被“暖”到了:“青年人才驛站免費入住,讓我感覺很溫暖,感受到雄安對青年人的友好。”

青年人才驛站,是雄安送給青年學子的一份“見面禮”。驛站主要面向本科及以上在校生及畢業2年內尚未就業的畢業生,為他們來雄安參加求職應聘考試、研學游學等提供免費住宿。目前,雄安的青年人才驛站數量已達15家。

一座城市對青年人是否友好,首先要看其是否向他們敞開懷抱。雄安不僅設立青年人才驛站,為初來乍到的青年人提供溫馨的落腳點,更通過常態化舉辦各類活動,搭建青年人來雄安的橋梁。

“首都高校雄安行”活動,是雄安向青年人敞開大門的一個重要平台。該活動已連續舉辦三年,成為一張閃亮的“青春請柬”。

“大家請看,這裡是啟動區核心位置,未來將是央企總部、科研機構和高水平大學的聚集地。”10月31日,2025年“首都高校雄安行”首場集中交流活動拉開帷幕,來自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近20所首都高校的師生踏上雄安大地,參觀走訪啟動區等地。座談會上,新區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現場解讀人才政策、產業政策,與師生暢談未來。

“親眼看到雄安取得的巨大建設發展成果,非常震撼。回去后,我會把雄安的人才政策、就業政策等給學生們講透,也將組織更多學生來雄安參觀學習。”中國戲曲學院學生處副處長阿裡木江·吐爾遜說。

作為雄安引才的一項重要活動,“科技·人才·創新周”已連續舉辦三屆。今年5月18日至25日舉行的第三屆“科技·人才·創新周”,通過1場啟動活動、15場專題活動的“1+15”活動矩陣,吸引了青年科學家、青年企業家等3800余人,促成170多個人才項目達成落地意向。

一系列活動展示了雄安“開門迎才”的滿滿誠意,讓青年人了解雄安、愛上雄安,最終選擇扎根於此。

創新機制

讓青年人留得住

不僅讓青年人願意來,還要讓他們留得住。

2023年11月,雄安新區重磅出台“雄才十六條”,其中規定,高校優秀應屆畢業生來雄安工作的,入職后5年內每月按博士生3000元、碩士生2000元、本科生1000元發放生活補貼﹔對高端高新產業領域技術研發等特殊崗位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給予“特崗特薪”待遇,經認定后每年按年薪的50%至100%給予獎勵……

真金白銀的補貼,讓廣大青年人在未來之城“放下行囊、成就夢想”。

今年五四青年節前,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先進光源研發總監柳興榮獲2025年度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此時,他來到雄安工作尚不足一年。

從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畢業並完成博士后研究,柳興一直專注於高功率光學增益腔研究工作。去年9月,他作為“特崗特薪”人才被引進雄安,開啟了在未來之城的逐夢之旅。

“‘雄才十六條’大力度的補貼,讓我感受到雄安對青年人的高度重視。在這裡,我能更好地實現人生價值。”柳興說。

住房是青年人關注的焦點。雄安創新住房制度,堅持“租購並舉”,在新建片區市場化項目住房中配置不低於30%的“隻租不售”型住房,同時推出“租購同權”政策,租房者在子女入學、居住証辦理、積分落戶等方面的權益能得到有效保障。青年人來到雄安,不用擔心“住房貴、住房難”,可以輕鬆實現“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

“我租的是兩室一廳的房子,每個月房租僅1000多元。”今年8月入職某疏解企業的應屆畢業生江曼告訴記者,價格實惠且租賃關系穩定的房子讓她感受到家的溫暖。

醫療方面,北京援建的雄安宣武醫院已經開診,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雄安院區正加快建設,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雄安院區)已經開工,越來越豐富的醫療資源,讓青年人不必擔心“看病難”﹔在教育上,新區按照“5分鐘到幼兒園、10分鐘到小學、15分鐘到中學”的標准,科學布局新建片區學校,青年人不用擔心子女“上學難”,接送孩子上下學很方便……

從真金白銀的補貼,到價格實惠且租賃關系穩定的房子,再到優質便捷的醫療教育資源,雄安以機制創新的“陽光”和高水平公共服務的“雨露”,滋養著每一顆“青春種子”,呵護其在這片沃土上深深扎根、茁壯成長。

構建場景

讓青年人生活好

11月6日20時,容西片區賢溪社區一間活動室,燈光通明。29歲的程序員何強跟十幾個同學一起,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練習楷書。墨香氤氳,宣紙上的字跡漸顯工整,何強忙碌一天的緊張情緒放鬆了下來。

“我喜歡上青年夜校,在這裡我不僅學會了書法,更找到了工作之外的精神棲息地。”何強說,社區的青年夜校開設茶道、音樂、烘焙、陶藝等多門課程,像他一樣的青年人下班后紛紛來“充電”。

為了豐富青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雄安新區著力打造青年夜校。一堂堂精彩課程不僅傳授技能,更將來自五湖四海、各行各業的青年聚在一起,讓他們在汲取知識、培養興趣的同時,建立起屬於自己的“朋友圈”。

夜幕下的運動場,同樣活躍著青春的身影。

11月10日18時30分,容東片區春明北社區的小型足球場上,青年人張東磊和朋友分成兩隊,展開一場足球賽,跑動、傳球、射門……吶喊與歡呼聲在球場回蕩。

“球場離我上班和居住的地方都很近。下班后,我和朋友約著來踢球,出出汗、聊聊天,非常暢快。”張東磊說。

青年夜校和運動場上的歡聲笑語,是青年人在未來之城幸福生活的縮影。雄安通過一系列舉措打造豐富的青年友好場景,讓青年人在這片熱土上暢享美好生活。

位於啟動區的文華社區是一個年輕社區,居民中的青年人高達75%。社區打造了“鄰動力”合伙人品牌,聯合居民、企業、商戶、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形成自治合伙人、商企合伙人、法治合伙人、物業合伙人、專業合伙人、社群合伙人“六位一體”的合伙人矩陣,共同豐富青年人的社區生活。

依托該品牌,文華社區推出青年巴士驛站、文華書法社、健康義診、星空電影節、安心文化節等一系列場景和項目,讓廣大青年安心生活。同時,社區還成立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培育普法主理人、桌游社主理人、環保項目主理人等,讓青年人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中。

“在我們社區,青年群體完成了從社區陌生人到熟絡參與者、從被動服務對象到治理伙伴的身份轉變,青年人真正暢享便利幸福的生活。”文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雪說。

從人才驛站到“雄才十六條”,從托舉夢想的成長舞台到觸手可及的幸福生活……雄安新區用滿滿的誠意和創新的舉措,讓青年人“願意來”,助力其“發展好”,保障其“生活好”。這座將青年友好理念融入基因的城市,與萬千青年人雙向奔赴,共同書寫著未來之城與一代有為青年相互成就的精彩篇章。(見習記者康曉博)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