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〇二五中國品牌論壇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會側記
10月30日,河北雄安,京津冀三地大中小學的教育工作者、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參加2025中國品牌論壇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主題研討會,共話教育高質量發展。
科學謀劃好、扎實推進好“十五五”時期教育工作,成為與會嘉賓的熱議話題。
“‘十五五’時期,要著力強化頂層設計,凝聚政策合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鼓勵領軍企業與高水平大學、職業院校深度合作,促進人才鏈、科技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晁桂明說。
高校作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匯點,如何突破壁壘、釋放創新活力?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張東剛說,“學校正通過優化學科結構、創新組織模式、構建產學研用融合生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教育力量。”今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與雄安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大中小學教育一體化綜合改革示范區。
從實驗室到生產線,高校科研成果的轉化之路不斷拓寬。“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國家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姜國華介紹,“北大重點布局人工智能、新型材料、生物醫學成像、基因測序等重要研究領域,將不斷推動研究成果轉化能力提升。”
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圍繞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分享育人經驗:“學校持續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全面實行本科生全程導師制,打造一批精英人才培養項目和特色班,形成具有北科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是信任和期待,也是有力的鞭策。
“高質量教育是從量到質的躍升,是人民滿意的、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教育。”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彩雲說。
來自教育一線的聲音同樣精彩。北京四中雄安校區校長黃春認為:“高質量的教育既能讓孩子快樂成長,也為其成長奠基,具有科學且可復制的規律。”北京市東城區史家胡同小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李娟介紹:“建設雄安史家胡同小學,不僅是硬件設施上‘交鑰匙’,也是育人資源上‘交鑰匙’——實現成果共享、共研、共育。”
“首批疏解高校全面開工建設,雄安新區現代教育體系加速構建。”河北省教育廳副廳長余育國介紹,“十四五”時期,河北省教育普及水平邁上新台階,服務支撐能力實現新突破,教育協同發展取得新成就。
場內交流激蕩,聆聽教育的新聲﹔場外塔吊林立,勾勒未來的輪廓。在雄安,教育正以全新的姿態,與一座新城、一個時代,共同生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31日 06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