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增強服務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

——二〇二五中國品牌論壇金融高質量發展報告會側記

本報記者 屈信明
2025年10月31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0月29日,2025中國品牌論壇分論壇金融高質量發展報告會在河北雄安舉行。專家學者圍繞“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完善金融機構體系,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等議題展開對話交流,集中展示金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為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凝聚強大合力。

錨定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近年來,金融機構加大資源傾斜力度,不斷增強服務多樣性、普惠性、可及性。

“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政策研究司一級巡視員張顯球說,鼓勵銀行綜合考慮企業創新能力、科技成果等“技術流”要素,完善特色金融產品。截至三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3.56萬億元,同比增長22.3%。未來將持續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增強金融服務包容性,更好支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小微企業,助力企業實現技術突破。”中國工商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景武說,積極利用新技術打通數據孤島,重構業務流程,創新商業模式,完善以客戶為中心、數據為驅動、生態為支撐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郵儲銀行加強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融合發展。”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耿黎說,截至9月末,郵儲服務科技型企業超過10萬戶,普惠貸款中科技型企業貸款佔比超過1/3。未來將持續以專業化服務體系、精細化風控策略、特色化產品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更好服務“三農”是普惠金融發力的重點。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徐一丁說,農發行全力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更好保障種糧農民收益。成立以來,累計投放糧油收購貸款超9萬億元,支持企業收購糧油超10萬億斤。未來將堅持深耕服務“三農”主責主業,精准引導金融活水潤澤“三農”。

“農行著力增強重點領域金融服務的適應性、普惠性,積極推動金融服務向鄉鎮下沉。”中國農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黃建勤說,截至三季度末,農行縣域貸款余額超10萬億元,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89萬億元。未來將不斷完善農村金融基礎設施,提升金融服務到鄉到村的能力。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降彩石說,人保財險積極發展多層次農業保險,今年前三季度提供相關風險保障1.7萬億元。此外,助微保專屬產品為31萬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1100億元保險保障。

報告會上,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和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聯合編制的《中國普惠金融報告(2025)》發布。報告認為,加強技術賦能、發展數字金融成為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能引擎。各金融機構分享的普惠金融發展實踐中,“數字”正是高頻詞。

“提升數字化、智能化水平是推動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中國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楊軍說,中國銀行將數字化基因融入普惠金融服務全過程,搭建中銀速貸線上產品體系﹔依托中銀E企贏線上撮合平台,助力小微企業尋找國內外合作伙伴。

“保險服務要更加突出便捷性,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服務體驗。”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規官許崇苗說,中國人壽持續優化線上投保流程﹔在“快理賠”上下功夫,利用人臉識別、人工智能等技術,提供全流程無人工理賠服務,上半年數智化服務賠案佔比超過75%,平均理賠時效僅數小時。

中國建設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蔣曙明介紹,該行繪制科技創新數字化圖景,從多個數據維度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精准畫像,提升金融服務精准性﹔交通銀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濤說,該行持續推進普惠業務流程數字化改造,“十四五”以來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年均增長率超過30%,新增業務中80%是線上業務……一個個實踐案例顯示,發展數字金融,將為普惠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提供強大助力。

“強化數字賦能還有利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營造良好金融消費環境。”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說,展望“十五五”,我國普惠金融將在政策、市場、科技等多重動力驅動下,持續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數字生態,構建更加普惠、綠色、可持續的金融服務體系。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推動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定能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31日 06 版)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