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首批疏解高校拔節生長記

2025年10月22日08:39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首批疏解高校拔節生長記

9月4日無人機拍攝的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建設現場。

9月4日,在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建設工地,建設者們正在進行施工作業。 本組圖片由本報見習記者李暢攝

雄安新區起步區第五組團北片,首批4所疏解高校——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的雄安校區正在加緊建設。

它們進展如何?一座新城如何服務保障未來學術殿堂?它們又將為雄安帶來什麼?記者深入項目一線,尋找答案。

進度條刷新

首批4所疏解高校加速建設

10月15日,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建設工地塔吊林立,工程車輛穿梭不息,一派熱火朝天景象。“目前,校區一期工程南區已啟動,總計30余棟建筑正在同步施工,其中13棟學生宿舍樓已沖出正負零,進展最快的兩棟已於近日實現主體結構封頂。”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建設辦公室副主任祝虹煜介紹。

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總佔地2600畝,遠期規劃容納學生約3.6萬名。當前正在推進的一期工程建筑面積達97萬平方米,第一組團主要為宿舍區,預計2025年底陸續完成主體結構工程﹔第二組團包含思源樓、教學樓、學院樓、雙創中心、食堂、活動中心等教學科研及配套設施,正處於地下結構施工階段。

10月15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第一組團項目的4棟學生宿舍樓主體結構順利封頂。校區的“門戶”建筑——獨具特色的鋼結構“鋼鐵書院”已雛形初現。

“目前,校區建設已全面鋪開並持續提速。第一組團項目總建筑面積8.3萬平方米,包含4棟學生宿舍樓、鋼鐵書院及綜合樓共6棟建筑。本次封頂的4棟學生宿舍樓將為4500余名學生提供住宿。”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建設項目指揮部黨委書記、副總指揮蘇棟介紹。

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總佔地2450畝,規劃建筑面積約190萬平方米,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工程建筑面積94.18萬平方米,分為首開項目和第一、第二、第三組團4個部分推進。目前,佔地約80萬平方米的第二組團項目已全面開工,涵蓋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體育場館、學院樓、食堂、宿舍等大學所有核心功能,是未來校區運營主體。

9月29日,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建設同樣迎來重大節點,一期工程和國家林草種質資源庫(雄安)項目所有建筑82.88萬平方米全面進入施工階段,在首批4所疏解高校中率先實現一期工程建筑100%開工。

在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的施工現場,各項作業正同步推進。目前,該校一期工程已全面鋪開,預計到今年底,包括首開項目和第一組團在內的共10棟建筑將全部實現主體結構封頂。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季榮生介紹,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一期工程批復建筑面積51.89萬平方米,包含30棟主要建筑,功能涵蓋教學、科研、實驗及學生生活服務等。

首批4所疏解高校建設能夠高效推進,不僅依靠施工單位的全力奮戰,更離不開雄安新區優越的營商環境。其中,“一會三函”審批制度為工程順利實施提供了強有力支撐。

“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的國家軌道交通安全評估研究中心項目,在8月26日取得‘二函’設計方案審查意見函后立即開標,一周內即取得‘三函’施工意見登記函,並全面開工。”祝虹煜說,這種高效的審批流程極大縮短了項目前期時間,為按期完成建設任務提供堅實保障。

季榮生同樣深有感觸。“雄安新區的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制度,實現對房建、市政等工程施工許可的扎口管理,極大減輕了建設單位多頭跑辦手續的壓力。”季榮生說,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第一組團項目施工意見登記函的審批,3月10日向新區建設和交通管理局提交了申報資料,3月12日便取得批復,保証了項目快速開工。

創新亮點多

不止於建樓,更著眼於綠色智能便捷

疏解高校建設不是簡單“搬家”,而是在雄安這片創新熱土上尋找發展新機遇。

高標准建設綠色智能校園,是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項目的一大目標。

“我們不僅要建得快,更要建得好,打造一個綠色、智能、以人為本的現代化校園。”在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建設現場,祝虹煜介紹。

“你看那些宿舍樓的屋頂,未來將鋪滿光伏板,既供應熱水還能發電。”祝虹煜說,校區一期72棟建筑全部按照最高的綠色建筑三星標准設計。

站在規劃圖前,祝虹煜詳解校區的創新理念“300米生活圈”。“我們突破了傳統大學功能分區明確的模式,通過組團式布局,讓學生在宿舍周邊300米半徑內,就能完成上課、就餐、學習、鍛煉等日常活動。”他指著圖紙上的功能區劃說,每個學生宿舍區域周邊都集中配置食堂、學習中心、體育中心以及部分教學樓,這樣的設計極大提升了校園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適度,讓學生把更多時間用在學習和交流上。

在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第一組團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臨街而建10層高的“鋼鐵書院”。這一設計傳承了學校前身“北京鋼鐵學院”的歷史淵源,也彰顯了學校的學科優勢。

“‘鋼鐵書院’相當於一個功能復合的‘小社區’。一二層設有學習研討室、辦公空間和大型活動廳﹔三至十層為具備獨立衛浴的學生宿舍。”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建設項目指揮部規劃設計管理部副部長王健介紹,這樣的設計可滿足學生住宿、學習、社交等多種需求。

記者在現場看到,整棟建筑採用鋼結構建造。“這是一棟裝配式建筑,鋼構件在工廠預制,運至現場像搭積木一樣組裝,能有效縮短工期。”王健介紹,該校將綠色智能理念融入整個校區建設過程中。未來,校區的綠色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將超過30%。

未來,大學校園裡的“無界植物園”長啥樣?記者在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建設現場一探究竟。

“不僅要如期建成,更要全力保障每一處細節融入學科特色與生態理念,以‘北林精神’傳承雄安生態之城的歷史文脈。”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規劃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陳桂成介紹,北京林業大學擁有林學、風景園林學等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排頭兵、綠色發展的先鋒隊、高等農林教育創新發展的引領者。在雄安新區校園設計過程中,該校結合學校專業優勢,設計了山水林田湖草沙多種生境,精選各類珍稀鄉土樹種、特色觀賞草和藥用植物,並布局多個開放空間及戶外教學實習設施,在打造“無界植物園”的同時為學生創建寓教於景的戶外課堂。

發展看未來

打造產學研一體化高等學府

從一張白紙,到一棟棟樓宇拔地而起,再到一所所面向未來的高等學府,雄安新區的高等教育規劃不僅著眼於疏解功能,更著眼於未來。

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專業的王健,自2021年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籌建之初便投身新校區建設工作。昔日容城縣沙窩村、羊定村的平坦土地上,如今塔吊林立。他說:“就像看著自己的孩子一天天長大。”

“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的佔地面積約是北京校區的3倍,將徹底解決老校區長期空間不足的發展瓶頸。”畢業於該校又參與新校區建設,王健感到既驕傲又責任重大。他介紹,未來,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將成為學校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重要承載地,學校的礦業、冶金、材料等傳統優勢學科,以及新材料、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學科都將遷入,其學科特點與河北省的行業特色、雄安新區的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高度契合,將為河北地區經濟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全球人才和科技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產學研一體化,不僅有利於高校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也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補充與突破。

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一期包含產學研及創業用房、重點實驗室及科研用房等重大科研平台用房22萬平方米。“學校注重校城融合、產教融合、功能混合以及空間共享建設,考慮到高校與科研院所、社會企業等機構之間的信息互通,未來將在雄安校區打造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創新生態。”祝虹煜介紹。

建設中的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正在打造隨處都是“知識點”的“戶外課堂”。

在項目指揮部辦公室內,陳桂成的電腦上存著幾百張北林雄安校園規劃方案設計圖。“整個校園布局運動花園區、生活庭院區、教學科研區等功能分區。”陳桂成介紹,規劃設計結合不同學科需求打造植物認知、林草監測等實踐基地,讓學生在校園中隨時隨地“坐得下、聊起來、學起來、動起來”。學校將依托“數字大腦”搭建虛實共生的未來校園,學生可通過智能終端實時獲取校園內各類植物的生長全息數據、養護軌跡和深度科普知識,隨時探索解碼生態世界的奧秘。

如今,首批4所疏解高校建設正在未來之城從藍圖變為現實,未來將成為匯聚人才、學科、資源和平台優勢的教育高地,為雄安新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撐。(記者曹錚 見習記者郝金鈺、李暢)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