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基層治理“我”當家 社會力量齊參與

2025年10月15日08:52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基層治理“我”當家 社會力量齊參與

雄安新區容東片區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區治理新格局

基層治理“我”當家 社會力量齊參與

9月16日,在雄安商服中心尋環XLOOP商業環廊,青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聯合主辦的“城市有愛 青年有為”第六期——R&B HIPHOP主題音樂運動快閃活動,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參與。 本報見習記者郝金鈺攝

10月9日,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龔庄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幸福空間”的VR單車運動空間,社區居民正戴著VR眼鏡“騎行”。 本報見習記者郝金鈺攝

小螺號志願服務隊開展“牽手關愛 我的好鄰居”志願結對幫扶,鄰裡間守望相助融入日常生活﹔社區社團創新“小院會客廳”等機制,快速推動解決“共享花園”等民生實事120余件﹔南文社區成立新區首個社區層面慈善基金,探索推動慈善力量融入基層治理……自2024年雄安新區機構改革以來,容東管委會加快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大力支持和培育本土化社會組織發展,創新居民參與、引入專業化服務資源、可持續運作機制,讓社會力量成為基層治理的重要角色,加快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為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雄安經驗。

多元共治

繪就社區治理“同心圓”

“廣場缺少座椅,爺爺、奶奶休息不方便。”

“我設計的垃圾投放環保標語‘向我扔’被採納啦!過幾天就能打印出來貼到小區垃圾桶旁邊了。”

…………

近日,在張市社區“紅領巾議事會”討論現場,孩子們手持自制提案卡,用稚嫩的聲音為社區管理“支招”。

今年3月,張市社區成立容東片區首個社區少工委,創新搭建“紅領巾議事會”,通過“兒童提案—家庭協作—社區落實”三級架構,讓132名社區“小主人”參與到社區治理中來。

“孩子們的觀察視角往往能發現成人忽視的細節。”張市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君介紹,社區少工委落實兒童提案13件,完成“廣場加裝座椅”等民生微實事9項。

“居住在張市社區的,主要是從全國各地來雄安參與建設的疏解人員,彼此之間不太熟悉。”張君說,社區通過搭建平台,增強居民間的熟悉程度,提升大家對社區的認同感,進而引導大家“助人自助”,主動參與社區治理。

8月初,河西社區的“大碗茶影院”走進博雅庭小區。電影還沒開場,小廣場上就已坐滿了早早趕來的居民。

影片放映不久,博雅庭的樓門長張俊橋就指著5號樓單元門上方的雨水管,對身旁的社區工作人員說:“你看那個位置,每次下雨下雪,水正好滴到單元門口,結冰后特別滑,老年人路過容易摔跤。”她話音未落,一旁的樓門長姜志民立即接過話茬:“我們幾個老鄰居都住這小區,以前干過瓦匠活。大家商量了一下,只要社區幫忙找點材料,我們願意動手把雨水管周邊修一修。”

社區工作人員立即現場察看,隨后聯系物業、專業設計人員和居民代表,一起在社區茶室召開“合心大碗茶”議事會商量對策。方案確定后,物業公司迅速安排施工,居民參與其中。8月13日,雨水管改造順利完成。

“回遷群眾入住后,如何幫助大家轉變生活方式,適應城市生活,構建新的社會秩序,是社區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不斷探索實踐的課題。”河西社區黨支部書記李澤介紹,社區黨員牽頭,組織居民成立“合心大碗茶”議事會。社區居民共同為社區治理出主意、想點子。

“小院會客廳”、大碗茶影院、民心懇談會……容東片區堅持黨建引領,培育孵化多元社會力量,讓居民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使其成為社區治理中最廣泛、最活躍的參與主體。

目前,容東片區社區社團共有111個,“悅容”志願服務品牌涵蓋環境維護、治安巡邏、人民調解等10余個領域,實名注冊志願者13311人,春風、愛睦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文化、體育、為老服務等領域項目6個……越來越多“看得見”“摸得著”的幫扶實惠,成為政府公共政策之外的有力補充。

精准滴灌

專業化服務滿足深層需求

傳統的社區志願行動“重在參與”。面對居民日益高質量、多元化的需求,容東片區通過引入專業社會組織、挖掘社區能人、鏈接外部資源,推動“悅容”志願服務從“大水漫灌”,向精准化專業化服務轉型。

定安社區的“黨員工作室”內,每周都有律師志願者坐班,為居民提供免費法律咨詢。這一服務源於社區發起成立的“法先鋒”志願隊,他們將社區居民中的法律工作者吸納進來,2024年以來幫助調解鄰裡糾紛12起,幫助3戶家庭通過法律途徑追回拖欠工資。

9月16日晚,雄安商服中心尋環XLOOP商業環廊變身充滿活力的“潮樂現場”。“城市有愛 青年有為”第六期——R&B HIPHOP主題音樂運動快閃熱情上演,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駐足參與。悅容音樂志願小隊一首串燒歌曲燃動全場。

這場精彩演出的背后,是一個因共同熱愛而相聚的團體——悅容音樂志願小隊。時間回到2024年2月,在悅容社區的推動下,一家家疏解單位、企事業單位的音樂愛好者們走到了一起。如今,這支隊伍已匯聚65名有志青年。

“你可能想不到,台上這些充滿活力的成員,平時是工程師、技術員、醫生、律師或者老師。”容東片區秋朗社區便民服務站副站長趙重陽說。

悅容音樂志願小隊自成立以來,足跡遍布新區各處,志願服務做得有聲有色。他們不僅在沿街店鋪辦起輕鬆愉快的音樂沙龍和社區音樂會,還把公益課堂開進社區,更在新區特色地標玩起驚喜不斷的音樂快閃。

在社區支持下,該小隊如今已正式注冊成為社區社會組織,運作也越來越專業、有章法。他們緊盯居民的實際需求,持續打造“城市有愛 青年有為”系列音樂會。每一場都內容滿滿——不僅有好聽的音樂,還有便民服務、創業咨詢、文創市集等豐富環節,場場吸引超過千人次參與。

在容東片區,“悅容”志願服務正從普遍參與走向專業引領,一批具備專業技能、服務標准明確、社會效益顯著的志願服務隊伍逐步成熟。與此同時,容東片區也開始為志願者隊伍提供定制化培訓,推動志願工作從基礎向專業化、品牌化深度升級,為居民提供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高品質服務。

創新機制

增強社區自我造血功能

治理的持續性與內生動力,離不開機制創新。容東片區通過設立慈善基金、打造便民工坊等模式,探索出一條政府引導、社會主導、居民受益的可持續路徑,不斷增強社區自我造血功能。

2025年初,容東成立新區首個社區慈善基金——同心慈善基金,由省慈善總會托管,資金來源於企業捐贈、商戶讓利和居民眾籌。基金首期募集30萬元,全部用於“兩癌婦女救助”“科技助教·關愛行”等項目。

“同心慈善基金主要聚焦於社區各類民生問題與公益事業。一方面,積極開展慈善救助活動,為遇到臨時性生活困難的居民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另一方面,策劃實施豐富多樣的慈善項目,涵蓋關愛老弱病殘群體、改善社區基礎設施狀況、優化環境衛生水平、推動社區文化建設等多個領域。”容東管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許俊霞介紹。

更具創新意義的是,該基金引入“公益共治”機制:同心慈善基金與轄區內的愛心商家、企業合作,企業和商家為同心慈善基金注入穩定資金流,還通過開展公益集市、文創產品義賣、慈善快閃等特色慈善活動籌集資金,所得利潤全部捐入社區基金,逐步壯大基金規模。此外,捐贈企業可優先享受社區服務,形成“服務換資源、資源反哺服務”的良性循環。

“再有幾天就要正式開張了,需要修改衣服,就到便民工坊來找我!”近日,龔庄社區寬余園小區的回遷居民袁金花,一邊將縫紉機、包邊機等設備安置進便民工坊的攤位,一邊熱情地招呼聞訊而來的老街坊。她還沒來得及正式開業,就迎來了第一批顧客。

55歲的袁金花,年輕時曾經在服裝廠工作,手藝精湛。多年來,鄰裡之間誰家衣服需要改尺寸、換拉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得知社區創辦便民工坊的消息,她第一時間報名入駐。工坊離她家僅步行三五分鐘路程,各種費用也不多,大大降低了開店成本。

袁金花入駐的便民工坊,由春風社工服務中心負責運營。整個空間約100平方米,劃分出改衣、理發、家政等多個小微服務功能區,目前已有4家本地商戶簽約入駐。

龔庄社區黨支部書記張艷介紹,工坊採取“社區提供場地、商戶低價服務、居民便捷消費”運營模式,既為小微服務者解決了客流少、場地貴的現實難題,也滿足了居民小修小補類的高頻剛需,為困難群體和回遷居民創造了家門口就業的友好環境。

從“紅領巾議事會”的童聲稚語到同心慈善基金托舉起社區民生幸福與公益夢想,從“大碗茶”裡的家長裡短到便民工坊聚焦居民“微需求”,容東片區持續創新探索黨建引領現代化人民城市治理的方法路徑,在社區共建共治共享方面進行多方有益的創新探索。當社區的每一個“我”成為基層治理的主角,未來之城必將交出一張溫暖和諧的高質量發展答卷。(記者曹錚 見習記者康曉博)

(責編:林福盛、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