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長”在花園當中 開心建設未來之城

9月24日,中核雄安科技園項目建設工地,工人對護欄旁的花草進行養護。 本報見習記者 康曉博攝
美人蕉綻放著鮮艷的花朵,挺拔的劍蘭開出串串紫花,紅黃相間的小雛菊如一顆顆星星般點綴在綠地上,幾隻小鳥在灌木叢中追逐嬉戲……若不是空中的塔吊和不遠處機械的轟鳴聲提醒,身處這樣的環境,你會以為來到了一座公園。
這裡是由中國核工業二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中核雄安科技園項目建設工地。
“走,我帶你去深入探訪一下。”9月24日,記者跟隨中核雄安科技園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張靈飛,走進了這個花園式工地。
整潔的硬化道路實行人車分流,沒有塵土飛揚﹔富有層次感的景觀帶環繞整個工地,藏在草叢裡的石頭造型音響播放著安全作業提示﹔懸挂在護欄上的花箱裡,各色花卉爭奇斗艷,每一個花箱上都寫著養護責任人姓名﹔智能噴淋系統實時監測空氣質量,一旦顆粒物含量達到預警值,便會自動加大噴淋強度。更令人欣喜的是,工人休息工棚的屋檐下還有燕子筑巢安家。
“花園式工地並非僅僅種花種草,其內核是生態保護、人文關懷與工程效率的深度融合。”張靈飛告訴記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從進場施工開始,他們便摒棄“先干活再整理”的舊理念,轉而採用“一次規劃、一步到位”的方式,對工地的功能分區、道路布局、植物栽植等提前進行詳細規劃,讓工地“長”在花園當中。項目開工后,又進一步增強人文關懷,增強工人安全意識和環保理念。此外,他們還創新推出積分超市,工人通過遵守安全規范、保証質量、保護環境等良好表現賺取積分,積分能在工地超市中兌換食品和生活用品。
理念新、規劃早、管理實,這座花園式工地不僅成了雄安的一道獨特風景,還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率提升。
工人胡佔領在上海、南京等多個城市干過工程,可這麼漂亮的工地,他還是頭一回見。“每天一上班,看見花草,聽見鳥叫,走在干淨的路上,心情特別舒暢,感覺渾身都是勁兒!”他說。
在這樣美好的環境裡干活,大家的積極性高了,效率也上來了。中核雄安科技園項目僅用四個多月就完成了260畝地塊的正負零施工,預計用不了兩個月,就能實現全面封頂。
“雄安是一座生態之城、綠色之城,我們打造花園式工地,既是主動適應和融入新區,也是為了更好地助力新區建設發展。”張靈飛說,目前已有多家單位前來參觀學習,他們將把打造花園式工地的經驗傳播到全國各地,讓更多的工地“長”在花園中。(見習記者康曉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