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的“雲”團圓

雄安新區財富大廈項目
一家人的“雲”團圓
10月1日,在雄安新區財富大廈項目現場,工地“夫妻檔”梁俊嶺(左)和李隨連(右)在討論項目建設情況。本報見習記者 李 暢攝
10月1日傍晚6時,雄安新區財富大廈項目的塔吊吊臂緩緩歸位,項目專職安全員梁俊嶺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拍了拍工裝上的灰塵,從前幾日剛剛封頂的百米高樓上下來。等在安全通道口的妻子李隨連遞上大水杯,順手為他理了理反光背心。這對來自河南的工地“夫妻檔”並肩走向生活區。
“今天塔吊信號指揮還順利嗎?”“都挺好的,就是風有點大,多盯了會兒。”簡單的對話,是他們夫妻平凡的日常。
2023年,夫妻倆一同來到雄安新區,並在去年10月加入財富大廈項目建設。財富大廈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金融島片區核心位置,是金融島片區首個開工的市場化項目。梁俊嶺負責現場安全巡查,妻子李隨連則是塔吊與吊車信號工。一個守護工地平安,一個指引高空作業,兩人攜手為確保施工安全努力工作著。
“我們剛來時這裡還在挖土方,現在百米高樓都封頂了。”望著前方的雙子塔樓,梁俊嶺回憶道。作為安全員,梁俊嶺每天要上下巡查數十次,李隨連則要精准指揮每次吊裝,確保建材平穩安全送達。
國慶中秋長假,項目部特意為堅守崗位的工友們准備了月餅和雞腿。食堂裡,梁俊嶺把領到的五仁月餅掰開,將大的半塊遞給妻子。“雖然假期不能回河南老家和親人團聚,但工地准備的節日餐,讓我們覺得心裡暖暖的。”李隨連咬下一口月餅,輕聲說道。
生活區活動板房裡,李隨連從兜裡掏出手機看了看時間。晚上八點半是夫妻倆與孩子們通視頻電話的固定時間。25歲的大兒子和21歲的小兒子都在老家工作,小小的手機屏幕成了全家團聚的天地。“媽,今天累不累?”“爸,今天工地改善伙食沒有?”視頻那頭,孩子們把關心藏在日常問候裡。“不累,項目部伙食好,今天還加了雞腿,你們在家好好工作,注意身體!”夫妻倆笑著叮囑。
結束通話,梁俊嶺和李隨連到工地附近散步,財富大廈雙子塔樓在月光下更顯高大。李隨連說,等這座大廈投入使用,要讓孩子們過來看看——這裡的每一處,都留下了爸媽奮斗的印記。在這個假期,這對平凡的夫妻,用最朴實的堅守,在雄安這片熱土上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浪漫。(見習記者李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