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高質量疏解發展助力未來之城拔節生長

2025年10月02日08:5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質量疏解發展助力未來之城拔節生長

抓創新 聚人氣 促疏解

高質量疏解發展助力未來之城拔節生長

近日無人機航拍的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本報見習記者李 暢攝

近日無人機航拍的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本報見習記者李 暢攝

牢牢牽住“牛鼻子”,堅持以創新驅動為引擎、以集聚人才為核心、以服務疏解為導向,全面抓創新、聚人氣、促疏解,雄安新區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載地作用持續顯現。目前,央企在雄安設立各類分支機構300多家,4000余家北京來源企業在新區扎根創業,高端高新產業加速聚集,不斷匯聚起未來之城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政策解渴,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8月21日,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員工正式入住雄安新區華望城。雄安新區有關方面提前制定專項服務方案,組織百余名志願者全程協助,通過“一站式”手續辦理、行李搬運、住房使用指引等標准化服務,確保高效入住。

當前,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中央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全面落地以來,雄安新區持續推進京雄“同城化”,已形成企業年金自動加入、公積金約定提取等一批創制性政策,建立京籍疏解人員子女在雄安新區就學及回京就學保障機制,實現疏解人員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醫保待遇、住房公積金待遇不低於北京同期水平,政策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層出不窮的創新場景“看得見,摸得著”。

在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內,“上下樓即上下游”的故事不斷“上新”:擎空智能全國產化智能盒與巡飛智能巡檢平台聯手闖市場,兆福科技與睿哲科技達成IPv6合作意向,竹雲科技與眼神科技實現業務往來,東軟集團聯合眼神科技拓展黑龍江省人口庫業務……

錨定打造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雄安新區累計建成中關村科技園、雄安科創中心、雄安人工智能產業園、中試基地等一系列創新平台載體,構建起覆蓋基礎研究、成果轉化、中試加速、人才實訓的全鏈條科技創新空間體系,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創新和產業協作大格局,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目前,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數字科技領域200余家企業落地雄安,空天信息和衛星互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金融科技、綠色能源等六大產業和企業集聚區逐步形成,31棟主題樓宇入駐企業655家,雄安新區逐步形成產業配套“門對門”、創新研發“上下樓”的創新生態。

今年五四青年節來臨前,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雄安中心先進光源研發總監柳興獲得2025年度河北省青年五四獎章。此時,距離他到雄安工作還不足一年。

從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博士畢業后留校做博士后的柳興,一直專注於高功率光學增益腔研究工作。2023年,第一次來到雄安的他,便被這裡優越的城市環境以及“雄才十六條”的引才政策打動。去年9月,他作為“特崗特薪”高端人才被引進雄安新區,開啟了在未來之城的逐夢之旅。

聚焦人才引進,雄安新區重磅發布“雄才十六條”,圍繞人才聚集、平台建設、機制創新、環境打造等方面給予人才支持。新區實施頂尖人才、柔性引才等15個配套文件,推動一批高層次人才產業化項目注冊落地,組建13支產業人才引進服務團,支持44家重點用人單位“特崗特薪”引進高端人才,給予各類優秀人才真金白銀的支持,讓更多人才在雄安“放下行囊、成就夢想”。

服務暖心,把企業“撓頭事”變“省心事”

疏解企業來雄安,遇到的第一件“撓頭事”就是跨省市遷移。

“順暢、高效、溫暖!”昆侖數智(雄安)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總監李棟卻這樣形容企業從北京遷入雄安的體驗。他和同事原以為跨省市遷移需要很長時間,提前做了大量預案。沒想到,雄安新區創新出台的《企業跨省市遷移“1+N”行動方案》,圍繞企業登記、涉稅業務、公章備案、公積金、社保參保登記及銀行開戶6個環節,為企業遷移全程保駕護航,讓他真正體驗到了“一鍵遷移”和“無感暢辦”的高效。

為保障疏解項目順暢落地,雄安新區全面探索“政策+機制”的疏解服務模式,搭建“線上+線下”疏解服務雙平台,推動疏解政策“一網通辦”。同時,新區採取“一個項目、一個團隊、一套方案、一跟到底”的服務機制,推出多項創新制度舉措:“一會三函”讓項目開工審批環節由數十個減少為4個﹔推進建設工程施工許可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實現對房建、市政、水利、公路、水運、園林等工程施工許可的扎口管理﹔精簡驗收環節,實施“一次驗收合格、驗收即交付”模式……

從開始接觸到決定落戶僅僅半年,首期研發生產基地從選址到投產僅用兩個月,投產半年累計設備投資超過7000萬元——這是北京煜鼎增材制造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煜鼎增材”)落戶雄安的時間表。

“雄安新區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優質、高效的服務讓我們順利落戶。”談起新區的服務,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大型金屬構件增材制造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煜鼎增材創始人王華明豎起了大拇指:雄安新區組建項目服務專班,實行“一企一策”全流程跟蹤服務。從工商注冊到裝修補貼,從環評綠色通道到員工子女入學,專班人員“隨叫隨到”。

為助力疏解企業實現更好發展,新區不僅出台各項支持政策,還持續提升精准服務水平。

“我們是來聽大家心聲的,有問題盡管提,能辦的我們現場就辦!”8月26日下午,中國聯通雄安互聯網產業園(一期)正式投入運營的第二天,雄安新區啟動區管委會工作人員主動走進園區,傾聽疏解企業訴求,現場協調解決實際問題。

持續開展的雙周協調會和“疏解服務到家”活動,打通了服務疏解企業的“最后一米”,已經成為雄安服務疏解的重要品牌。

從上門排查難題的常態“大走訪”,到現場答疑解惑的“疏解服務到家”,從最長可免費住宿七日的“人才驛站”到提供教育醫療、交通出行、金融優惠等優質便捷服務的“雄才卡”,雄安新區構建起一套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人才全鏈條需求的服務體系,有力保障疏解企業“來得了、留得住、發展好”。

搭建平台,精准匹配企業需求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6月10日,洞見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洞見科技”)在雄安新區2025人工智能產業生態創新發展大會上發布了其自主研發的大模型產品——“見智”DeepInsight。

今年4月,該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姚明帶著北京的30人核心研發團隊正式遷駐雄安。“落地雄安后,第一筆融資來自本地基金。”回憶起公司從北京遷至雄安的過程,姚明說。

近年來,通過舉辦“北京行”“雄安行”等對接活動,雄安新區搭建起企業與資本、高校、政府之間的橋梁。破解企業發展資金難題,新區依托100億元雄安產業投資引導基金、100億元雄安科技創新股權投資基金,配合上市綠色通道,為產業發展、企業全生命周期成長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助力。

雄安妙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許蒙超是雄縣人,曾在北京、杭州等地深耕醫學檢驗行業。2023年10月,雄安新區與中關村發展集團聯合啟動“千企雄安行”活動,接到邀請函的許蒙超欣然赴約。

兩天的活動中,許蒙超深入了解雄安新區創新的環境、優厚的政策、完善的配套后,當下決定回雄安創業。僅用時7天,他便與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完成簽約。

“雄安搭建對接平台,精准匹配企業需求,助力企業在新區獲得進一步成長。”許蒙超介紹,公司攜手雄安中關村科技園和雄安集團城發公司共同打造了雄安醫學檢驗實驗共享平台,構建一個共享、共建、共贏的科研循環鏈條,推動現代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產業在新區蓬勃發展。

以產業和疏解人員需求為導向,雄安新區精准服務、“靶向施策”,逐步構建起“政策—場景—資本—人才”的全鏈條全流程服務體系,打通從技術到產品、從實驗室到市場的關鍵路徑,全面加速科技創新成果在雄安落地生金。(記者解麗達、曹錚)

(責編:方童、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