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發布“無廢場景”導覽圖

什麼是“無廢城市”?“無廢城市”和我們有什麼關系?為何要建設“無廢城市”?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一張導覽圖裡找到。日前,雄安新區發布《雄安新區“無廢場景”導覽圖(2025)》(以下簡稱“導覽圖”),系統整合了無廢宣教基地、無廢鄉村、無廢社區等七大類21個特色示范點位,為沉浸式體驗雄安新區“無廢城市”場景提供了清晰指引。
作為一座從規劃初期就深度踐行“無廢”理念的城市,雄安新區一直十分重視工業、生活、建筑、農業和危險廢物五大領域固體廢物全過程分類管理。同時,雄安還在無廢澱泊、無廢城市研學、無廢宣教等方面,構建起具有雄安特色的“無廢城市”典型場景。
從“會發電”的雄安高鐵站,到3D打印智能建造建筑﹔從“零填埋和近零碳排放”的生態產業園,到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雄安“無廢城市”建設實踐成果的典型案例都被濃縮在導覽圖裡。
中電建“雄安之翼”項目作為導覽圖中的特色示范點位,採用源頭減量、分類收集、就地處理等方式,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精准計算材料需求,避免過量採購,減少現場切割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料。“當前,項目每天處理固體廢物量約為5.5立方米。這些經過處理后的廢料,資源化利用率能達到72%。”中電建河北雄安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產品與設計部總經理助理楊江說。
我國自2019年開始推動“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作為一種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無廢城市”並非指城市不產生固體廢物,而是要形成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夠通過自我調節,實現廢物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無廢城市”建設不僅要提升固廢利用處置能力,還要將“無廢”理念深植城市發展與居民生活之中,打造一個個觸手可及、可觀可感的生活場景,普及“無廢”知識,推廣“無廢”做法,動員全社會力量,凝聚共建共享“無廢城市”的強大合力。(見習記者郝金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