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氣象賦能助力雄安低空經濟“高飛”

2025年09月11日14:22 | 來源:人民雄安網
小字號

近日,隨著雄安鄚州機場地面自動氣象觀測站正式運行,河北雄安新區氣象部門從關鍵技術研發到基礎設施落地雙向發力,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此前,雄安新區已出台《關於支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氣象部門緊跟政策導向推進技術攻關,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安全屏障。

技術攻關,打造低空氣象“智慧大腦”

雄安新區氣象局以“中尺度睿圖預報系統+微尺度PALM模型+機器學習AI模型”為核心,打造低空氣象“智慧大腦”。

依據長時間10米空間分辨率低空氣象模擬數據庫,全面掌握地面氣象要素如“狹管效應”等微尺度特征及其時空規律,定制航線安全評估與規劃方案。

結合氣象實測數據和模型計算結果,實現新區重點低空航線氣象風險提前30分鐘的快速預報預警,且能在1分鐘內完成,可滿足低空氣象“分鐘級預警、10米級精度”的技術要求,從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率。

需求牽引,開展融入式服務

雄縣氣象局積極行動,快速融入地方政府低空經濟治理體系。今年春季以來,氣象服務人員多次赴機場調研,了解機場在建設運行期間的氣象服務需求。

以需求為導向,從基礎氣象數據服務做起,積極擔起前沿服務任務。以機場對氣象歷史數據的需求作為首項服務,組織業務人員加班加點統計分析飛行區域多年歷史資料,積累低空飛行氣象數據,為航域安全飛行打好氣象保障基礎。

“觀測即服務”,加強氣象基礎設施建設

今年8月,氣象裝備技術人員經過精心選址,在機場建設自動氣象觀測站,搭建適配低空飛行需求的氣象監測保障體系。

參與自動氣象觀測站建設的氣象裝備專家郭義濤表示,這套智能化7要素自動氣象觀測站,填補了機場氣象監測站點空白,優化組網,提升了氣象觀測服務能力,對飛行保障起到重要支撐作用。

風要素對航空器飛行影響至關重要,根據需求引導,氣象業務人員加強風要素觀測,針對性開展梯度風觀測,加強飛行區域風廓線雷達產品應用,全力提供風數據要素資料。以“觀測即服務”理念,構建與低空經濟發展相融合的氣象監測體系,提升觀測數據的代表性、准確性以及低空氣象監測能力。

在地方政府高度支持低空經濟發展的政策引導下,氣象部門積極扛起服務責任,優化現有氣象基礎觀測網,融入低空經濟基礎設施和低空服務保障體系,構建空地一體的氣象監測網、數據網和服務網。加強氣象科技成果運用,積極探索方式方法,更好地服務低空經濟。(高艷宇、劉浩)

(責編:張曉博、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