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繪就美好生活

雄安新區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打造多種功能“15分鐘生活圈”
數字繪就美好生活
7月24日,“雄安一卡通”體驗館,兩名年輕人正體驗“一卡通”乘坐公交車的交通出行場景。本報記者 劉光昱攝
8月4日,剛剛下班的阮建輝,手裡拎著超市購買的茄子、土豆、青椒,准備回家給家人露一手他的拿手菜——地三鮮。“樓下超市蔬菜、水果和日用品樣樣都有,平時缺什麼用什麼,下樓一趟就都能買到!”阮建輝說。2021年,他從北京來到雄安新區中電信數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便捷的“15分鐘生活圈”,是他選擇留在雄安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大規模建設中,雄安新區同步推進城市治理現代化,以“繡花”功夫精心打造涵蓋教育醫療、文化活動、老幼看護、生活服務等多種功能的“15分鐘生活圈”,構筑新時代宜業宜居的“人民之城”。
在雄安,年輕的追夢人正不斷匯聚。8月5日,記者走進90后女孩曲明月租住的市場產權保租房公寓。70多平方米的小家裡,“元氣少女風”扑面而來:清新的照片展示板倚牆而立,浴室櫃上小手辦“列隊歡迎”,小貓“豆包”在沙發上伸著懶腰,美好的生活氣息自然流淌。
“客廳、臥室都配備空調,電視是智能語音控制。最開心的是,很多朋友同住一個小區,步行到公司隻需5分鐘。”曲明月笑著說,對門和樓上的同事做了美食總會熱情分享。
在雄安,像曲明月一樣的年輕人能租房租得放心、踏實,其背后是“租售同權”政策的堅實支撐——承租人憑備案的住房租賃合同,即可在辦理居住証綠色通道、積分落戶加分、公積金租房提取、子女入學等方面享有同等權益保障。“政策承諾+生活保障”吸引了眾多青年人來到雄安,放下行囊,成就夢想。
作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載地,雄安新區進一步細化構建“1+10”疏解政策體系,今年上半年新增40項京雄同城化服務內容,京雄社會保障卡“一卡通”(以下簡稱“一卡通”)實現公共交通、就醫購藥等場景兩地互通,公積金繳存標准實現與北京同步,京雄同城化步伐持續加快。
對於雄安容衡御舒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艷而言,“雙城生活”是常態。作為較早疏解到雄安的企業,李艷的家人仍在北京生活。頻繁往返於京雄之間,手持一張小小的“一卡通”,讓她真切感受到“同城化”帶來的改變。
正值暑期,首都圖書館內座無虛席。李艷拿著精心挑選的圖書《麥田裡的守望者》來到借書處,按照電子借書機提示要求,用“一卡通”完成了此次借書的全過程。“回北京,除陪伴老人外,還經常陪孩子去圖書館看書,現在拿著這張卡,不僅能在北京的圖書館借書,還能乘公交、逛公園。”李艷展示著手中的“一卡通”,笑容裡是滿滿的獲得感。
從“15分鐘生活圈”內升騰的煙火氣,到政務服務跨越城際的無感切換,再到一卡在手、雙城暢行的便利……雄安新區將宏大的國家戰略,具象化為居民觸手可及、真實可感的未來生活樣本。
一組數字,標刻幸福。雄安新區的職工養老、醫保待遇總體不低於北京,部分優於北京,建立全國唯一省域內單獨醫保目錄,目前已有329家疏解單位2萬余人在雄安新區參加職工醫療保險﹔在全國率先出台企業年金“自動加入”機制,同時與北京打通社保網絡環境,實現9項高頻業務“無差別受理、同標准辦理”,“雄安一卡通”實現人社服務、公共交通、就醫購藥、旅游觀光、文化體驗等5個場景“京雄互通”。(見習記者郝金鈺、李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