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凝聚創新合力 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2025年08月09日09:04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凝聚創新合力 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省人大常委會圍繞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開展監督

凝聚創新合力 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落地轉化

7月31日,在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北京普龍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測試挂軌式AI巡檢機器人。該公司於2023年9月入駐該基地。 本報記者 李東宇攝

協同創新是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手段,是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日前,河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了省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於檢查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決定實施情況的報告。

報告認為,河北省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決定,有效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深化拓展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渠道,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取得新進展,建議聚焦創新平台建設、產業創新協作等關鍵領域,進一步凝聚創新合力,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河北省落地轉化。

加速推進創新平台建設

在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有家企業僅用7年時間,就從默默無聞的“小透明”成長為行業“領跑者”。這家企業就是保定諾未科技有限公司。

自2018年落地保定以來,該公司依托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等科研力量,在干細胞與再生醫學、免疫學、細胞生物學、腫瘤分子生物學等領域持續發力,成功攻克一批前沿細胞技術難題。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近5000萬元。

“公司快速發展,離不開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的平台支撐。”公司總經理孫志娟說,這裡產業發展有空間、科技轉化有平台、人才服務有保障,讓產學研對接活力得以充分釋放。

作為北京中關村在京外設立的首個創新中心,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聚焦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建立了知識產權服務保護工作站、人力資源服務工作站,並與企業共建多個創新實驗室,以專業化服務助力區域協同創新。“自2015年正式揭牌以來,中心累計培育國家和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600余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3家,省專精特新企業14家。”保定·中關村創新中心負責人張曙光介紹。

創新合作平台是區域協同創新的關鍵支撐,在推動京津冀創新協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報告顯示,河北省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快速推進,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雄安中心帶動河北省相關產業嵌入京津創新體系,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吸引梅卡曼德、天融信等190余家科創企業入駐,東方物探公司聯合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共建國家油氣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創新中心,成為河北省首個國家級技術創新中心。

以創新平台集聚優質資源,為創新成果孕育和轉化提供更肥沃的土壤。執法檢查組建議,進一步做實做強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河北中心,建強用好燕趙鋼鐵、綠色化工等系列實驗室,深化京津冀三地園區、基地、基金、聯盟、技術市場等協作共建,推動非整體遷移企業資質互認,引導科創人才在三地順暢流動,打造更加完善的區域創新生態系統。

推動產業創新鏈條深度融合

位於石家庄市的河北初光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每月有近30萬隻車載數字麥克風走下生產線,提供給總部位於北京的一家新能源車企。

“雖然公司成立還不足10年,但車載數字麥克風的國內市場佔有率已達55%,全球市場佔有率超26%。”公司董事長鄭現杰說,近3年,公司產值年均增速在80%以上。

一隻小小的麥克風,何以闖出大市場?在鄭現杰看來,除了注重自身產品創新,更得益於京津冀聯合打造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的助力。

京津冀是我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2023年,三地聯合發布六大跨區域產業鏈圖譜,其中河北牽頭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等兩條產業鏈,加速構建從感知系統、控制系統、通信系統、執行系統、三電系統到整車制造的全產業鏈體系。

隨著區域內整車企業不斷加大就近採購力度,河北省汽車零部件企業積極融入產業鏈。執法檢查組了解到,近年來,京津冀產業創新聯合體已攜手攻克巡航控制、車載操作系統等30余項卡點技術,開發上市新車型9個,河北省220余家企業進入京津整車廠供應鏈。

如何進一步推動京津冀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執法檢查組建議,支持鏈主企業加大研發投入,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突破一批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實施產業筑基工程,實行重點項目攻關“揭榜挂帥”,補齊產業鏈短板﹔鼓勵鏈主企業培育配套型專精特新企業,打造一批細分行業和細分市場的領軍企業、單項冠軍企業、隱形冠軍企業。

促成更多創新成果轉化

在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一款經典老藥正煥發新生。

由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北京降壓0號(復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是我國最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效小劑量復方降壓藥。近年來,該公司將其制劑生產放在北京總部,原料藥氨苯蝶啶生產則落戶滄州。

“在北京總部的幫助下,滄州分公司氨苯蝶啶亞硝化技改項目已經完成,通過將傳統的間歇式反應改為連續流工藝,生產安全水平和生產效率大大提升。”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滄州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張博說,京冀協作,讓藥品生產的現代化水平更高了。

執法檢查組了解到,目前京津冀·滄州生物醫藥產業園已構建起從研發、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高效科技創新體系,同時建設了化學藥品研究開發公共實驗平台、醫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中試基地),與省藥品醫療器械檢驗研究院共建滄州實驗室,為醫藥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充分借力京津科技資源,細化制定具體支持政策,謀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近年來,河北省與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快速增長,去年吸納京津技術合同成交額1092.2億元,同比增長34.8%。

打破“蛙跳”現象,促成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在河北“開花結果”,執法檢查組建議,進一步強化資金引導、財政稅收、政府購買等政策,支持各類公共服務平台、孵化器、加速器、中介機構等載體發展,為創新成果轉化創造良好條件。同時,建立京津冀創新應用場景共建共享機制,吸引國際科技成果、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參與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等科創活動,推動更多前沿創新成果在河北落地轉化。(記者霍相博、劉冰洋)

(責編:張曉博、付兆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