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之城打造足球亮麗名片

7月9日,雄安容和金源小學的學生們在進行假期足球訓練。劉光昱攝
“今天晚上,咱們約老男孩兒隊踢場球啊?”“沒問題。”7月8日中午剛過,“光澱村業余足球聯盟”微信群熱鬧起來。這個由雄安新區安新縣光澱村足球愛好者建立的聊天群裡,村民董康寧一聲招呼,很快就引來幾十條回復。
“幾年前,村民要想踢球得開車去20公裡外的安新縣城。”光澱村黨支部書記劉克儉介紹,2022年,借白洋澱生態清淤工程施工,該村村西頭一個廢棄的坑塘填平后,建成帶有一個足球場的體育公園。球場建在家門口,常住人口約有4100人的光澱村,經常踢球的村民越來越多。
發展足球運動,場地設施是基礎。雄安新區有很多像光澱村這樣把球場建在家門口的村庄,“約球”早已成為百姓生活的日常。從首個以足球發展為定位的全民健身綜合體“雄安足球半島”,到遍布新區的小型足球場,雄安足球場如今越來越多融入城市景觀與生活場景,成為新區一道風景線。
場地建起來,更要用起來。雄安新區邊建邊用,以壯大足球教練員隊伍、足球進校園、舉辦足球賽事為抓手,讓一個個新落成的足球場持續為新區注入活力。
37歲的安新縣第二小學足球教練牛磊曾就職於省內一家足球俱樂部。2023年,他帶隊到雄安新區參加比賽,這裡濃郁的足球氛圍讓他非常驚訝。“從安新縣大健康體育公園步行到白洋澱碼頭,短短5公裡竟看到十多個足球場。球場上踢球的各個年齡段都有,這讓我動了到雄安發展的想法。”牛磊說。
2023年9月,雄安新區發布招聘足球教師公告,牛磊很快報了名,並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考核,成為安新縣第二小學的足球教練。“我的一技之長終於有了用武之地。”牛磊說,“我們一家四口都來到雄安,兩個孩子也在學校練習足球。”
相關統計顯示,今年年初,雄安新區擁有等級足球教練員已達322名,其中校園足球教練員261名、俱樂部及社會足球教練員61名。針對當地學校和青訓俱樂部存在的足球教練員缺口,河北省重新制訂了雄安新區足球教練員發展計劃,今年計劃培訓並補充140名教練員。其中培訓足球教練員90名,其余50名教練員將通過人才引進、購買服務、頂崗實習等方式實現。
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在雄安,校園足球運動蔚然成風。
從在中小學校開設足球課,到發展足球特色學校和青少年足球俱樂部,雄安新區現已初步構建了“三位一體”的青少年足球人才培養體系。截至今年6月底,新區已推動324所學校開設足球課,開課佔比達到88.52%。這些學校中,有56所為足球傳統特色學校。
為檢驗教學成果、提升學生興趣,雄安新區還構建了“班際—校際—三縣及各片區—新區”四級青少年足球競賽體系,去年就舉辦了522場校園賽事。“每年春天,安新縣第二小學都要舉辦班級足球聯賽,歷時約一個月。今年是第八屆了。”牛磊說,許多學校“每周一賽”“每日一賽”已成為不約而同的慣例。
青少年足球賽事熱,雄安新區足球賽事火。今年,雄安新區以“京津冀一小時足球圈”為目標,著力構建四級足球賽事體系,爭取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足球賽事落戶雄安,持續提升“雄安杯”京津冀足球聯賽品牌影響力,組織雄安城市聯賽和青少年足球聯賽不少於1000場。
未來之城,“妙不可言、心向往之”。河北省體育局青少處處長趙志斌說,河北省積極支持雄安新區足球事業發展,足球場地建設、教練員培訓、賽事組織等各個方面都取得了長足進展,未來將繼續加大力度。
足球之於雄安,已不單是一項體育運動,更逐漸成為新區群眾的特色生活方式。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足球文化氛圍日益濃厚,足球已成為新區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向世界展示這座城市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雄安新區將持續推進足球運動發展,讓足球為百姓帶來更多幸福感,為城市注入澎湃活力。(記者張鏡、王偉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