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新意盎然,奏響雄安夏日建設“奮進曲”

2025年07月09日08:51 | 來源:河北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新意盎然,奏響雄安夏日建設“奮進曲”

6月25日航拍的位於雄安新區啟動區的雄安科創中心及建設中的二期、三期項目。 本報記者劉光昱攝

7月4日,雄安國貿中心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進行施工作業。 本報記者劉光昱攝

塔吊林立,焊花飛濺,混凝土泵車與運輸卡車往來不息……夏日清晨,太陽尚未升起,雄安新區啟動區的工地上已是一片忙碌。

從空中俯瞰,啟動區核心地帶,雄安國貿中心、金融島一體化項目、雄安科創中心等一個個重點項目拔節生長。在各類機械設備轟鳴聲交織成的“奮進交響曲”中,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的輪廓愈發清晰。

雄安國貿中心平均6至7天“長高”一層

作為未來之城的城市名片,雄安國貿中心項目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塑城市天際線。這個佔地面積約200畝、總建筑面積約106萬平方米的超級項目,包含9棟單體建筑,融合高端辦公、商業、酒店、公寓、航空服務及軌道交通樞紐等多種業態,建成后將成為雄安新區的活力門戶、城市地標和城市名片。

6月30日,記者走進雄安國貿中心項目現場,震撼感扑面而來:春節后剛“露頭”的多棟建筑,已經“長高”到需要仰視才能看清全貌。項目最高的兩棟樓——41-2#樓和42-2#樓,分別施工至19層和22層﹔有“生命之樹”美稱的航站樓主體結構已封頂,“樹冠”枝繁葉茂,施工人員正在進行外立面玻璃安裝﹔總高7層的集中商業樓已經建至第7層,未來這裡將成為新區最大的高端商業區……

“目前,項目現場有5400多名施工人員晝夜不停地施工建設,以平均6至7天建一層的速度全力推進。”雄安國貿中心項目三工區負責人徐可新說。

重點項目拔節生長,離不開建設者們夜以繼日的奮戰,也離不開先進技術和創新理念的應用。

記者看到,41-2#樓和42-2#樓的樓身,均被一台巨大的設備包裹——這台“鋼鐵神器”名叫造樓機。它由支撐頂升系統、鋼平台系統、挂架系統、模板系統、智能裝備系統五大體系組成,能隨著建設進度自動上升。有了它,施工人員不用搭腳手架,也不用再受刮風下雨等惡劣天氣影響,建設效率大大提高。

創新的“立體穿插”施工方法,則進一步提高了建設效率。

在航站樓南側,有一棟總高22層的商業辦公樓。該樓在建設過程中,採取頂部與底部同時施工的方式,這是“立體穿插”施工方法的體現。

“傳統的建設方式是等項目主體結構封頂后再進行外立面施工,而我們在樓主體結構施工到10層時,就同步進行外立面安裝。”徐可新說,“立體穿插”施工方法將傳統的“串聯”作業改為“並聯”作業,利用不同樓層的分層施工和工序穿插,實現多工序在空間和時間上並行開展,將整體建設效率提高30%。

拼搏與智慧,正讓藍圖成為實景。設計高度143米的42-2#樓,將以嶄新的姿態重塑未來之城的天際線﹔螺旋上升的航站樓,將以30分鐘直達大興機場的速度連通京雄﹔商業辦公樓、公寓、酒店等拔地而起的建筑,將匯聚來自全球各地的商業要素,構建嶄新的消費場景……雛形初顯的雄安國貿中心,在建設者們爭分奪秒的奮戰下,正一步一步成為金光閃閃的城市名片。

匯聚金融創新動能

距離雄安國貿中心不到2公裡處,金融島站周邊一體化開發項目(以下簡稱“金融島一體化項目”)的建設如火如荼。2000余名工作人員、36台(套)機械在現場有序施工,項目進度壓茬推進。

金融島一體化項目總建筑面積超78萬平方米,涵蓋辦公、公寓、商業、交通等功能,將打造國際金融創新集聚區和雄安開放創新活力區。今年1月,金融島項目總包工程全面開工。今年的建設目標是到12月底實現首棟塔樓封頂,工程整體沖出正負零。

“施工進度最快的一工區B地塊已沖出正負零。”記者跟隨雄安集團雄商金融島公司項目經理張加健走進B地塊施工現場,隻見多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鋼筋綁扎、模板支設施工,現場一派繁忙。

金融島一體化項目周邊項目眾多,附近的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財富大廈、京雄快線、東西軸線金融島站配套樞紐、城市文化廣場等項目也正在穩步推進中。

“目前,金融島項目片區有6家建設主體共8個建設項目同步推進,如何與其他項目協同合作、交叉施工,對我們來講是一大考驗。”為此,張加健幾乎每天都跟各項目方進行溝通,推進片區項目協同施工和降本增效。

“四軌交匯”,是金融島一體化項目的一大亮點。“京雄快線與規劃地鐵M1、M2、M5線將在我們這個項目地下進行換乘,這裡還布設了公交換乘中心。同時,雄忻高鐵也從項目地下穿過。”張加健介紹,項目依托周邊辦公、金融、商業、教育、醫療等資源打造具有交通優勢、金融特色的TOD(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站城一體化樞紐。與此同時,項目與東西軸線地下空間、城市文化廣場商業人行互聯,實現地下商業聯動開發。

隨著“四軌交匯”的智慧樞紐逐漸成形,金融島一體化項目正串聯起金融創新、國際商務、智慧服務等功能,與周邊的中國工商銀行、財富大廈、城市文化廣場等形成共生共榮的產城生態,構建朝氣蓬勃的金融創新活力區,為未來之城的高質量建設發展注入金融創新動能。

構建全鏈條創新體系

在啟動區中央綠谷旁,雄安科創中心二期、三期項目建設正穩步推進。

雄安科創中心是雄安新區重要的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平台載體。目前,一期已建成投用,布局了科技成果交易、展示中心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謀劃建設了新一代信息技術、干細胞、衛星導航等公共實驗平台。

雄安科創中心二期、三期項目總建筑面積約8.47萬平方米,包括6棟研發辦公樓。目前,6棟樓主體結構已封頂,進入內部裝修階段。

“雄安科創中心二期、三期定位為科技創新平台和概念驗証平台,每一棟樓都謀劃了清晰的產業定位。”雄安科學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二期包括創新A棟、創新B棟和實驗樓,其中創新A棟專注於新材料領域,創新B棟專注於空天信息、時空信息、北斗導航等領域,實驗樓專注於航天資源、太空資源管理領域。三期包括兩棟實訓樓和一棟中心樓,其中實訓A棟將打造生物醫學公共實驗平台,實訓B棟專注於類腦智能領域,中心樓專注於數智醫療、泛血管技術和手術機器人的研發。

清晰的產業定位,正在形成“一棟樓構建一項能力支撐”的創新生態。而在雄安新區高新區,雄安科創中心中試基地(以下簡稱“中試基地”)二期、三期項目建設也在有序推進,有力地促進科技成果向生產領域轉化。

6月30日,記者走進中試基地,已經投用的一期項目集聚了增材制造、智能裝備、自主信創等領域的10余家科技企業。在二期、三期項目建設現場,運輸卡車進進出出,水泥泵車轟轟作響,施工人員有條不紊忙碌著。

雄安科學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試基地二期項目建筑面積約13萬平方米,規劃建設9棟廠房,預計2025年11月竣工交付,重點引入空天信息、商業航天等產業。三期項目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規劃建設4棟廠房,重點引入增材制造、前沿新材料等產業。目前,二期已儲備了10余家意向入駐企業。

隨著項目建設推進,雄安科創中心與中試基地正構建起“研發—中試—產業化”全鏈條創新體系,讓原始創新的種子在實驗室與中試車間的接力中破土成林,結出豐碩的科創果實。

從雄安國貿中心拔地而起的一棟棟建筑,到金融島地下縱橫交織的軌道網絡﹔從雄安科創中心實驗室裡躍動的數據,到中試基地先進的智能產線……一個個重點項目的火熱建設,不僅打造著未來之城的鋼筋鐵骨,而且源源不斷地匯聚高端創新要素,將金融資本的活水、科技創新的火種與城市的肌理深度融合,勾勒出未來之城高質量發展的美麗畫卷。(記者康曉博)

(責編:張曉博、方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