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雄安:腳下八千年

2024年04月02日14:31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今年是河北雄安新區設立的第七年,一座蒸蒸日上的未來之城已現雛形。對於雄安,習近平總書記曾特別強調,“堅持保護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延續歷史文脈”。七年來,這座面向未來的城市,也在精心發掘深埋腳下的歷史滄桑,一條奔淌的文脈正接入城市的經絡,形塑“千年之城”的精神內核。8座古城遺址、4000多件文物,串起了一段八千余年不曾中斷的人類活動史,歷史的千年與未來的千年,在雄安重疊。

文脈千年

雄安新區,塔吊林立,萬物生長。一座關乎千年大計的未來之城正在崛起。誰又能想到,在這片厚土之下,還埋藏著幽燕故事,兩漢遺存,隋唐的城址,和宋遼的古戰場?

距離嶄新的雄安體育中心不遠,位於容城縣南陽村的南陽遺址正在發掘。這裡有可能被証實是一座燕國的都邑。

“雄安考古的一個重大課題,就是進一步尋覓、梳理、發掘和印証為中華文明注入‘慷慨悲歌’氣質的燕文化源流。”雄安新區文物保護與考古工作站負責人雷建紅說,史料記載燕曾五次遷都,春秋初期燕桓侯徙於“臨易”,戰國中期燕文公遷“易”。通過發掘基本確認,南陽遺址曾經是一座戰國大城,這裡出土了銅鼎、銅壺和大量刀幣,讓我們距離燕國都城更近了一步。

在雄安,從戰國、漢唐、五代、宋遼到明清,南陽遺址、古賢遺址、城子遺址、古州城、鄚州城、雄州城、安新古城、安州古城等8座古城遺址錯落層疊、均已大體探明。出土的4000多件文物,年代更是從新石器時期,延續至夏商周以降,貫穿起一條8000年不曾中斷的人類活動史。

以雄安為坐標,這裡是農耕、漁獵與游牧文明的交界地帶,齊魯、燕趙與戎狄曾在此碰撞融合。雄安“質朴勁勇”的精神氣質,“輕生尚義”的家國情懷,從慷慨悲歌中升起,在金戈鐵馬中淬煉,於“兼容開放”中融會一體。

水潤千年

“有井的地方就有人,地表經歷著滄桑變化,水井的位置千年不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雄安考古領隊何歲利說,2020年,考古工作人員在雄安新區古州城城牆遺址內側發掘出一口掩埋千年的磚井,水旋即涌出,瞬間靈氣充盈。

從這口井裡,考古發掘出土了隋代的青瓷和殘碑,揭開了古州城身世之謎。這裡西北不遠便是白洋澱,鄚州城遺址等同樣毗鄰白洋澱。水是千年興衰的密碼,一座座古城,記錄著白洋澱在悠長歲月裡孕育文明,潤養生民。

白洋澱,是華北最大的天然淡水湖,匯聚九河,水域三百余平方公裡,涵養濕地生態,堪稱華北之腎。根據地質水文研究,不僅是白洋澱滋養了這方土地的繁榮,千百年人間煙火,也在不斷重塑白洋澱。

戰國雄主燕昭王,曾在此修建五百裡長堤,兼有軍事和防洪功效,稱為燕南長城。它奠定了白洋澱北部邊界的基礎。一千年前,宋遼在此對峙。北宋為防御北方騎兵,將河流、湖泊、池沼連成天塹,構筑“溏濼工程”,形成了今日白洋澱的前身。

水系惠澤雄安先民,這裡成為北國江南,魚米之鄉,形成了華北造船與航運中心。考古發掘,讓一座座因水而興的古城重現於世,訴說著它們與水的不解情緣,也為我們展開一幅人水共生的千年畫卷。

與自然和諧,與山水相依,是先人朴素的智慧,是歷久彌新的傳承。今日雄安新區,再次以水承載城市的靈魂,以水貫通城市的經絡。得千年水脈潤養,千年之城,正拔節生長。

從千年到千年

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

在雄安,考古先行,先於規劃建設、土地出讓。在新區2000多平方公裡的區域內,聯合考古隊13支隊伍拉網式探查。7年時間,腳下千年文脈日漸清晰,它將融入城市血脈,形塑城市內核。

一座偉大的城市,需要有其偉大的文化,來充盈城的經絡,濡養人的內心。中國城市與世界大多數城市不同,腳下都有5000年甚至更長未曾間斷的歷史。考古為雄安規劃建設確保了“精度”,為城市的內核帶來了“深度”,更為未來的城市建造劃出“標度”。

“雄安新區並沒有走大拆大建的路,未來的千年之城和過去的千年之城,在這裡交融。”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張文瑞表示。

打開地圖,可以看出,海岳大街原本筆直的路網,為了保護南陽遺址,規劃做出精確避讓。當雄鄚路二期工程遇到古州和鄚州城遺址,也一樣選擇了繞行。

在雄安,可以看到城市日益豐盈的骨骼和肌肉,更能感受到從大地延續而來的歷史文脈,從時間洪流注入的氣韻靈魂。一座城市,是古與今的交疊,是自然與人文相互的賦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新年賀詞中講道:“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化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如何承接過往,面向未來,站在八千年積澱之上的雄安,正待重新定義,全新書寫。歷史托起雄安,雄安將新的歷史寫入未來。

(責編:何美萱、劉師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