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有了‘建設圖’”系列解讀

“明底線”“劃邊框” 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歐陽易佳
2024年03月23日12:5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加強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和環境質量底線,落實自然生態安全責任,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以生態環境管控單元為基礎,以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為手段,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留出更多空間,為支撐政策科學決策、規劃編制、優化生產力布局提供綠色標尺,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分區管控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標志就是‘綠色’‘低碳’,前提是生態環境安全。”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巍說,通過轉化為相應的管控目標、標准、要求、條件等並納入分區管控方案,落實到了具體的管控分區和管控單元中,從評估、准入、治理、管理、保護等多個方面,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李巍認為,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應識別和抓住不同區域經濟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矛盾特點和協調管控的關鍵點,不同區域、流域的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應用路徑應有所側重。

“例如,京津冀地區應突出生態空間保護和環境質量底線雙重約束,推動能源結構、交通結構調整和能源重化產業布局優化,合理引導鋼鐵、石化產業向沿海集聚發展,嚴格產業疏解和承接地的生態環境准入要求,統籌雄安新區及周邊生態環境一體化分區管控,支撐白洋澱水質改善和雄安新區高標准建設。”李巍說。

李巍認為,長三角地區應以解決局部區域環境承載與經濟發展不匹配問題為導向,探索建立江-灣-陸-海聯動的區域一體化生態環境管控機制,統籌上下游左右岸開發與保護管控要求,並逐級嚴格落實。優化沿江地區重化產業布局,引導傳統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合理布局。

加速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

據悉,在重慶長壽工業園區、四川成都和樂山、陝西榆林、山東臨沂、江蘇連雲港等地,有近20個試點地區市及其產業園區開展了通過分區管控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試點,為下一步推動石化化工、鋼鐵、建材等傳統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提供好的抓手。

李巍表示,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要點就是圍繞“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展開,通過嚴格生態環境准入引導技術和模式升級,通過多路徑碳污協同控制提升轉型效果,通過排污權、碳排放權的優化配置引導轉型升級。

《意見》提出,促進綠色低碳發展。銜接生態環境准入清單,引導人口密度較高的中心城區傳統產業功能空間有序騰退。何為生態環境准入清單?有什麼作用?

對此,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李小敏介紹,生態環境准入清單是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的重要組成,充分體現了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制度的系統性特征。

“生態環境准入清單的落地,在於全面落實市場准入負面清單,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及各地發布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產業准入負面清單中關於開發建設活動的禁止性、限制性要求。”李小敏說,“以解決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為導向,系統集成法律法規和制度要求,從管控污染物排放、防控環境風險、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提出‘一單元一策略’生態環境准入要求,對開發保護建設活動進行生態環境管理的引導,體現生態環境管理的差異性和精准性。”

探索多種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

《意見》提出,要優化生態環境優先保護單元管理,鼓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和路徑,提升生態碳匯能力。

實現生態產品價值有哪些模式?業內專家認為,生態產品包括可界定、可分割、可計量的物質供給、調節服務、文化服務等,源於自然力和人類管護性勞動的綜合投入。總體包括產業生態型、生態產業型、產權交易型、生態補償型、綠色金融型等價值實現基本模式。

“從某種意義上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關鍵機制是空間權的轉讓或轉移,以此呈現空間的生態承載屬性和土地的生產載體屬性。”李巍說。

李巍表示,在銜接國土空間規劃的基礎上,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通過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和一般生態空間,從空間上明確了生態產品的“主產區”及其保護目標和要求,圍繞生態功能、環境質量、資源利用等提出了管控要求、標准以及禁止或限制開發的行為等,為后續生態產品原產地認定、定價機制的形成、信用體系建設等關鍵環節提供了重要依托,也為生態補償等價值實現模式的落地應用提供了依據。

(責編:宋燁文、劉師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