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雄安網

蔣慶哲:碳中和治理的路徑應從局部領域入手

2024年02月29日14:10 | 來源:人民雄安網
小字號

人民網雄安2月29日電 (記者王紅)“實現碳中和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碳中和治理的路徑應從局部領域入手,例如從低碳企業、低碳園區、低碳小鎮、低碳鄉村做起,建立可推廣、可復制的區域低碳經濟一體化發展模式。”

在2月28日舉辦的第36期雄安創新大講堂上,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院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黨委書記蔣慶哲以《從技術創新到系統治理——雙碳目標實施的路徑選擇》為題,向雄安新區的黨員干部和企業代表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第三十六期雄安創新大講堂授課現場。牛思佳攝

第36期雄安創新大講堂授課現場。牛思佳攝

蔣慶哲從雙碳目標的提出、碳中和治理邏輯及路徑選擇、實施與保障措施三方面入手進行了深入淺出地講解。他表示,區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主要載體。要實現我國碳中和目標,需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實際,因地制宜,採取有針對性的實現路徑﹔不同區域間也應根據自身技術、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找准定位,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實現碳中和目標。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黨委書記、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院長蔣慶哲為雄安新區干部、企業代表授課。牛思佳攝

中國國際碳中和經濟研究院院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原黨委書記蔣慶哲為雄安新區干部、企業代表授課。牛思佳攝

“實現雙碳目標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第一動力就是技術創新。”蔣慶哲強調,應重點關注減碳、替碳、固碳和埋碳等單一減排技術的突破和快速迭代。

具體來說,減碳技術主要包括節能減排技術,其通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替碳技術則是以新能源清潔替代技術為主,如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夠大幅度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從而降低碳排放﹔固碳技術則側重於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技術,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價值的資源,實現碳的循環利用﹔而埋碳技術則通過碳捕集與埋存技術,將難以避免的碳排放進行捕獲並埋存,從而減少大氣中的碳含量。

在技術創新的基礎上,蔣慶哲進一步提出了系統治理的理念。“系統治理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是零碳園區的建設,零碳園區的實現需要節能、減排、固碳、碳匯等多種手段的支撐,以在園區內部達到碳排放與碳吸收自我平衡,實現生產、生活、生態的深度融合。”蔣慶哲表示,零碳園區建設應關注產業低碳化發展、能源綠色化轉型、設施集聚化共享和碳要素智慧化管理。而零碳園區未來的關注點則包括拓展零碳園區發展方向、完善零碳園區頂層設計、統一零碳園區評價標准、加強清潔能源的利用等。

講座最后,蔣慶哲建議,成立碳中和專班,制定雙碳專項規劃,堅持政產學研融結合。“實現雙碳目標,需高效整合區域內外資源,尤其充分發揮高校人才和智力優勢,開展人才培養、干部培訓、智力支持、成果轉化、規劃制定、政策咨詢、示范區建設等工作。此外還應建立碳基金,堅持政府引領,鼓勵社會資本參與,促進產業和資本融合發展,助推區域高質量發展。”蔣慶哲說。

(責編:王紅、劉師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