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一支鋼筆,見証北平新生

一支鋼筆,見証北平新生

2021年04月15日10:11  來源:新華網
原標題:紅色百寶 奮斗百年|一支鋼筆,見証北平新生

這是一支派克鋼筆,質地為賽璐珞,長13.5厘米。

這支看似不太起眼的鋼筆,是國家一級文物,曾在中國革命史上書寫下不平凡的一筆。

這支派克鋼筆收藏在平津戰役紀念館,它的主人是東北野戰軍司令部參謀處處長蘇靜。

“平津戰役期間,蘇靜就是用這支鋼筆做談判記錄,整理談判紀要,起草和平協議。”平津戰役紀念館宣教部主任祁雅楠說。

平津戰役是三大戰役中最后一個戰役,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華北軍區部隊、地方部隊百萬余人,在東起山海關、西至張家口500余公裡的戰線上,與國民黨軍傅作義集團展開戰略性決戰。

1948年12月,在人民解放軍強大軍事壓力、中共北平地下組織的策動與爭取、北平廣大群眾各界進步人士強烈要求與敦促下,傅作義派崔載之等人秘密出城談判。

蘇靜負責接待了他們,但雙方條件相差甚遠,談判無果。

隨后,人民解放軍迅速解決新保安、張家口之敵,傅作義迫於形勢壓力,於1949年1月6日派周北峰為代表赴薊縣八裡庄進行第二次談判。這次談判形成了會談紀要,但是傅作義仍存幻想。

1月13日,傅作義派鄧寶珊和周北峰作為全權代表,來到河北省通縣西五裡橋平津前線司令部進行第三次談判。

1月15日,人民解放軍隻用29個小時解放天津。

“天津解放,使北平守軍陷入絕境,傅作義徹底失去了談判籌碼。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他放棄了討價還價的最后幻想。”祁雅楠說。

1月16日,雙方簽署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基本協議。

傅作義希望人民解放軍派出代表進城,以便進一步協商聯絡,平津前線首長當即決定蘇靜為代表,隨同鄧寶珊一同進城。

1月18日,傅作義同王克俊、閻又文,在崔載之陪同下,來到蘇靜下榻處表示歡迎。

寒暄之后,傅作義提議,依據城外達成的初步協議,“再商定一個切實可行的和平解決的具體方案。”

1月19日,蘇靜與王克俊、崔載之、閻又文等人根據此前的初步協議開展磋商,提出一條,研究一條,意見一致后就寫上一條,使協議逐條具體化。草稿擬定后,蘇靜電告平津前委,轉報中央軍委,修改后返回來,遂成正式協議,即《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

協議的基本精神是:迅速結束戰爭,使人民渴望已久的和平得以實現,保全工商業基礎與文化古跡,使國家和人民的物質財富不受損失。

1949年1月21日,蘇靜代表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在《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上簽字,北平和平談判就此畫上圓滿句號。

1995年11月9日,在平津戰役紀念館籌建過程中,蘇靜將這支鋼筆捐贈給紀念館。

風霜雨雪70余載。這支鋼筆並沒有因歲月侵蝕而黯淡,依然綻放著光彩。

“每當駐足凝視這支鋼筆,就會讓人想到中國共產黨人為和平解放北平、保護古都和人民的不懈努力,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渝初心。”祁雅楠說。

(責編:李雪晴、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