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傳承“北學”歷史文脈 擦亮雄安新區文化名片

傳承“北學”歷史文脈 擦亮雄安新區文化名片

2020年11月17日11:07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傳承“北學”歷史文脈 擦亮新區文化名片

“‘容城三賢’劉因、楊繼盛、孫奇逢是‘北學’代表人物,其思想、學養、處世之道可以說一脈相承。”在日前舉行的“北學·容城三賢學術研討會”上,河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北學研究院院長康振海稱,他們身上展現出的慷慨悲歌、重信尚義、篤信好學的品格,是雄安文脈和燕趙文化精神內涵的重要體現。

雄安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雄安新區是歷史上的“北學”重鎮,發掘“北學”思想,對於傳承雄安新區歷史文脈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北學”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有機組成部分,深入挖掘其鮮活內涵和個性魅力是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動力。

11月13日9時30分,天氣晴好,暖意融融,公祭明代匡國之臣楊繼盛殉國465周年典禮在容城縣老禮堂舉行。容城縣八於鄉北河照村是“容城三賢”之一楊繼盛的故裡,楊繼盛故裡祠已經被列為雄安鄉愁點,祠堂立柱上,他的名聯“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正是他鐵骨錚錚的寫照。該村將會被征遷,近來一有空,楊繼盛十五代孫楊同全就到這裡來默默憑吊先人。“楊繼盛公一生忠勇剛強,我們后人能做的就是傳承他的精神,在新時代作出應有的貢獻,才能不辱先人。”

“楊繼盛憂國憂民,嫉惡如仇,慷慨許國,名留青史,其抗擊奸雄、鼎鑊不避的乾坤正氣,為世人景仰。”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劉立志表示,“容城三賢”激勵民心的文化與精神能量不可低估,應加大挖掘其事跡的力度,傳承其精神,賦予雄安這座未來之城以人文之光。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容城三賢”文化得到進一步挖掘和弘揚。以楊繼盛事跡為題材的兩部新編歷史劇被推上舞台,兩部長篇歷史小說《長河悲歌》《鐵肩諍骨楊繼盛》先后出版。2019年,制作完成了120余米長的楊繼盛詩文手跡書法繪畫長卷《旌忠寶笈》。

“劉因是理學北傳的代表人物,孫奇逢為北學巨擘,他們都拒征為官,氣節彪炳史冊。”有關學者表示。近日,結合“‘容城三賢’文化入校園活動”,三賢文化研究會將在網絡媒體上推出長篇歷史評書《楊繼盛史話》,有關劉因、孫奇逢的有聲故事,也已編寫完成。

“雄安歷史悠久、文化璀璨、人杰地靈,歷經滄桑的千古文脈,積澱了慷慨悲壯的邊關文化、重諾尚信的誠義文化、豐富絢麗的民俗文化、愛國自強的紅色文化,組成雄安文化的歷史本底。”省政府參事室特聘研究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梁勇表示,雄安新區的歷史遺存豐富,要高度重視保護和活化利用,為千年大計的發展發揮應有作用。

“無文化傳承,無雄安未來。”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雄安新區傳承悠久、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中,“容城三賢”是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文化IP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思想大家、學界泰斗。新區將挖掘古老的“北學·容城三賢”思想,擦亮新區及“容城三賢”文化品牌,弘揚雄安新區優秀傳統文化,為新區文化建設發展加油助力。 (記者 張偉亞)

(責編:王紅、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