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貴州鬆桃:產業發展 農民增收

貴州鬆桃:產業發展 農民增收

龍章榆 李宇

2020年09月22日14:15  來源:人民網
原標題:貴州鬆桃:產業發展 農民增收

秋色漸冷,淅淅瀝瀝的雨水,滴在貴州省鬆桃苗族自治縣普覺鎮棉花山村的連片茶山上。顧不上風雨,楊萍堅持要到自己茶山瞅瞅。得益於近年來縣裡大力發展茶產業,楊萍的茶廠迅速擴展,今年產出達到300萬元,“靠著茶山,我們茶農豐收了!”她說。

篩茶。龍章榆 攝

近年來,鬆桃舉全縣之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成片種、規模養、以養帶種、以種促養、種養循環……不斷創新的發展思路,促進農民增產增收,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7.1%。

傳統農業轉型 :將“低效”轉為“高效”

“百香果是啥果?”2019年,村裡提出要將玉米地換種成百香果的消息,傳到陳二妹耳邊。面對五十幾年沒見過的新事物,陳二妹在新奇的同時滿是懷疑:“同樣那塊地,還能種出啥花樣?”

百香果獲豐收。龍章榆 攝

楊二妹的疑慮在當地不在少數。“八山一水一分田”,和 貴州大部分地區一樣,鬆桃大部地區山高谷深、溝壑縱橫。長期以來,閑置的土地種上玉米經濟效益往往不高,而種下效益略高的傳統作物黃豆和花生,零零散散也成不了氣候。

為讓土地種出更高效益,2019年,經過多方論証,縣裡決定在海拔500米以下的500畝以上壩區和緩坡地將傳統低效作物改種1.5萬畝百香果基地。百香果易管種,今年市場行情好,迎來豐收。收果時,楊二妹算了一賬:拿到兩畝土地流費,加上閑事務工費,一年能有近4000元。初嘗百香果“甜頭”的她現在改口,“比以前,強太多”。

鬆桃將零散土地從“低效”聚成“高效”:在有條件區域,發展精品蔬菜。2019年,全縣種植蔬菜27.15萬畝,實現產量37.24萬噸、產值11.99億元﹔在鬆江河沿岸鄉鎮(街道)重點打造紅肉柚、蜜李、桃、冠玉枇杷等精品水果產業帶。全縣果園面達到10.93萬畝,其中投產果園3.82萬,2019年實現產量5.17萬噸、產值1.92億元……目前,全縣食用菌、中草藥、果蔬同步發展,壩區農業產業革命成效顯著。

優勢產業升級 :把“大產業”做成“強產業”

鬆桃有不少傳統優勢產業,其中“中國名茶之鄉”“全國重點產茶縣百強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等招牌遠近有名。

繼續深耕優勢領域,將優勢產業轉為強勢產業,同樣是鬆桃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點。

黃桃產業。龍元斌 攝

走進位於大坪鎮的鐵騎力士集團7500頭母豬擴繁場,一整套全自動化送料、環控等系統正在運行。該公司豬業事業部總裁李忠軍說,公司將符合排放標准的污水用於經濟作物灌溉使用,干糞則通過科學發酵用於周邊農作物施肥,能達到種養循環利用。

這是鬆桃升級生豬產業鏈的一個縮影。不滿足於量的大,鬆桃全面發力推進生豬產業鏈升級:生產端,通過引進企業完善良種繁育代養體系、推動150萬頭生豬屠宰深加工項目和高端食品產業園建設項目﹔市場端,建成冷鏈物流基地5個的同時,採取農校、農超、農企、“衛星廚房”等對接模式,建立直營店、專銷區、交易市場,在滿足縣域內供給的基礎上,直銷對口幫扶城市、沿海地區和海外市場。

獼猴桃產業。龍元斌 攝

而在產業末端,以糞便處理為重點,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通過引進相關公司,採取第三方參與治污,推行水肥一體化、異位發酵床、干濕分離+六級沉澱等工藝治污,將養殖糞便進行干濕分離並加工轉化,全縣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達75%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治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98%以上。糞污資源化利用讓生態效益明顯增加。

目前,以生豬養殖帶動山地生態循環農業發展,再促進畜牧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鬆桃實現生豬全產業鏈發展。目前,全縣能繁母豬存欄3.8萬頭,生豬存欄40萬頭,出欄生豬33.43萬頭,產值13.25億元。養豬大省縣邁向生豬強縣。

精心升級各產業鏈,不止生豬產業。在茶產業上,在依托縣內規模茶山與龍頭企業,一面著力打造年生產能力5000噸出口茶葉精加工基地,一面打造兩個省級茶旅一體農業園區。

茶園觀光、採摘游玩、體育體驗……注重好景與好茶同步,傳統旅游有了生態文化旅游的發展新極點。

強化利益聯結:把豐收果實裝進農民口袋

“村民土地流轉有筆費用、個人用工收入也有工資、集體收也將增加……”今年,岩牛村集體種植的400多畝香柚第一年成果,採摘前,村監委會主任李思全仔細盤算著今年收成。

依托現代農業快速發展,鬆桃把產業與農民建立更加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

香柚產業。龍章榆 攝

為帶動貧困農戶通過產業鏈各環節參與產業發展,獲得更多收益,鬆桃發展專業合作社1830家,貧困村實現專業合作社全覆蓋、貧困戶全部加入專業合作社。啟動農民專業合作社信息管理系統建設,銜接農民合作社和貧困村、貧困戶的相關信息,強化合作社調度管理,鼓勵引導將村集體和貧困農戶以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管理務工等方式聯結起來。

為防止農村合作社出現“一股了之”,鬆桃推進“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農戶以土地入股實行“631”分紅模式(收益按企業佔六成、貧困戶佔三成、合作社佔一成),以資金入股按佔股比例實行“固定分紅+效益分紅”模式,讓貧困群眾利益最大化,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產業全覆蓋。

而為解決農村產業后續“無人管、無人帶”,鬆桃開展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專業服務型三類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構建糧油、茶葉、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藥材和生態畜牧業農民骨干隊伍,並通過建檔立冊進行長期管理。同時,培育村干部變職業經理人,全縣共吸納468名村干部參與專業合作社管理。

一套行之可行的機制確保農業高效發展的紅利裝進農民口袋。鬆桃自治縣農業農村局的數據顯示:當地農業總產值從2014年的35.4億元增加到2019年的56.24億元,增幅達58.87%。與之對應,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4年5926元增加到2019年的9780元,增幅達到了65.04%。  

(責編:胡宇濃、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