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閱讀:雄安白洋澱向下游生態補水 帶動區域生態持續改善

雄安白洋澱向下游生態補水 帶動區域生態持續改善

2020年03月26日17:25  來源:人民雄安網

人民網雄安3月26日電 3月的白洋澱碧波蕩漾,清粼粼的澱水一路流向下游河道。3月份以來,白洋澱通過棗林庄樞紐和十二孔閘泄水,標志著今年白洋澱長時間大規模向下游生態補水拉開序幕。

此次生態補水持續4個月,從3月補水到6月底,預計將為下游河道補充6000萬立方米的潔淨水。這是雄安新區設立以來,白洋澱向下游生態補水持續時間最長、補水量最大的一次,將有效緩解下游沿線各地生態缺水現象,持續提升下游河道水生態功能,改善水生態環境。

此次白洋澱向下游河道輸水將及時回補下游沿線廊坊市文安縣、霸州市、大城縣、滄州市任丘市等地的地下水,有效緩解生態缺水現象,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帶動區域生態持續改善。

“白洋澱水多了、水清了,水面變大了,具備了長時間大規模向下游補水的條件。”雄安新區公共服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由於建立了多水源補水機制,持續進行生態補水,近2年白洋澱的最高水位達7.4米,是近20年少有的高水位狀態。

實施生態補水,合理調控澱泊生態水文過程,對改善白洋澱水生態系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當前實施白洋澱生態修復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黃河水來了。去年年初,雄安新區設立后的首個永久性水利工程——白洋澱引黃大樹劉泵站正式啟用,黃河水源源不斷地輸入澱區。至此,白洋澱多水源補水機制基本建成,引黃河水、引南水北調中線長江水,引水庫水、再生水等,成為白洋澱生態補水重要且穩定的水源。

隻有水源足夠干淨、水質足夠好,才能長時間大規模向下游補水。除補水外,新區還通過治污、清淤等措施綜合治理,不斷改善澱區水質,做好白洋澱生態修復。

在各方面的精心呵護下,白洋澱變得越來越美,生態效益也日漸凸顯,湖心區水質達到Ⅳ類標准。

專家表示,長時間大規模向下游補水,既有利於增加澱泊水動力,讓澱水真正“活”起來,也能滿足白洋澱安全度汛要求和下游部分地區春耕生產用水需求。

下一步,新區將探索建立向下游河道補水常態機制,讓清潔補水在上下游、澱區內充分流動,最大限度增強水體自身淨化能力,使“華北明珠”重放光彩。(李耀 田園)

(責編:張婭喃、施雲娟)

排行榜一天一周一月


微信


微博


分享


返回
頂部

關閉

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

忘記密碼?